公募二季報盤點!ETF仍是增長引擎,基金“大象”何以登上“紅色火箭”?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匡繼雄2025-07-22 20:01

在競爭力激烈的基金行業中,有人困在規模的沼澤里仰望星空,有人已乘“紅色火箭”探索行業的星辰大海。

新“國九條”明確提出“推動公募基金加強財富管理能力建設”,在監管導向與投資者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行業正從“以銷售為核心”的賣方模式,加速回歸“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模式。而剛剛披露完畢的基金二季報,正好成為觀察這一轉型趨勢的重要窗口。

基金規模增速放緩,頭部效應深化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162家公募持牌機構的管理總規模達到34.05萬億元(含ETF聯接基金),較去年末增長4.91%,低于去年末(較同年6月末)5.47%的增幅,行業整體增速有所放緩;排在前十的公募持牌機構規模占公募總規模的比例達40.71%,較去年末提升0.78個百分點,頭部機構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全市場86家公募持牌機構管理規模在上半年實現增長,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規模均增長超1000億元。其中華夏基金公募管理規模歷史首次超過2萬億元,上半年以3119.37億元的增量領跑行業;在管理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頭部梯隊中,其14.86%的增速同樣位居榜首。

從利潤來看,全市場基金公司基金產品二季度實現盈利超3800億元,環比增長超五成。其中華夏基金旗下產品以300.92億元的盈利,成為二季度為投資人賺錢最多的管理人,也是唯一突破300億元的機構;拉長至上半年,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占據盈利榜前三,分別為584.44億元、573.20億元、359.32億元。

業績層面,今年以來AI、人形機器人等板塊的輪動上漲,推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回暖。

據國泰海通證券統計,截至二季度末,近一年基金公司權益類產品平均收益率中值達15.92%。權益類大型基金公司中,華夏基金、中歐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的權益業績均跑贏中位數,其中,華夏基金權益類產品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達17.12%,位居首位。

ETF仍是增長引擎,頭部機構打造生態壁壘

基金公司二季度非貨管理規模延續增長態勢,單季增長近1.29萬億元,總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元。其中,華夏基金與易方達基金表現突出,分別以1206.75億元、1025.11億元的增量,成為二季度僅有的兩家非貨規模增長超千億元的機構。

這一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仍來自ETF的持續發力。華夏基金二季度非貨幣ETF規模增長1048.10億元,總規模達7513.11億元,繼續領跑行業,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等產品規模增長超百億元;易方達基金同期非貨幣ETF規模增長637.39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易方達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亦貢獻超百億元增量。

ETF市場的“馬太效應”在此背景下持續凸顯。截至二季度末,國內非貨幣ETF總規模達4.15萬億元,而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機構僅10家,卻占據了80.05%的市場份額。頭部機構的領先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對賽道的深度耕耘與生態壁壘的構建。

以華夏基金為例,其ETF優勢植根于全品類布局與工具化創新的雙重積淀。公司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境內首只ETF華夏上證50ETF,開啟了中國公募基金的指數化投資新時代。20年后,公司堅持多資產全能平臺,創設和定義資產,把先發優勢變成產品矩陣的寬度與深度,構建了業內最齊全、最豐富的ETF產品矩陣。

截至6月末,公司旗下非貨幣ETF總數已達110只,其中規模超百億的“巨無霸”ETF有12只,數量為業界之最。產品線全面覆蓋核心寬基指數,像滬深300、上證50、科創50等;也包含熱點行業與主題,如機器人、金融科技、云計算、動漫游戲等;同時還涉及商品、境內外市場以及策略指數等多元類型,為投資者提供簡單、高效、覆蓋全球的一站式資產配置工具箱。

更具行業引領意義的是其生態化探索與用戶服務升級。從積累千萬用戶的“紅色火箭”小程序,到升級為全市場ETF通用的“LetfGo”資產配置工具,華夏基金將ETF從單純的“交易標的”轉化為“服務載體”,通過歷史回測、組合搭建等功能降低專業投資門檻,推動ETF從“機構工具”向“大眾理財品”跨越。而華夏基金投資者回報研究中心的設立,則通過7萬份問卷、10萬條社區評論數據構建“投資獲得感評價模型”,將抽象需求轉化為16個可量化因子,為服務優化提供科學支撐。

此外,在營銷端,華夏基金亦展現出“去浮夸、重實效”的轉型姿態。從總經理李一梅以“程序員風”亮相指數大會的親民形象,到將復雜的ETF產品類比為通俗易懂的“咖啡菜單”,其營銷邏輯始終緊扣“與投資者深度鏈接”這一核心。不追逐流量噱頭,而是通過持續降低專業門檻、不斷優化用戶體驗,將規模的增長沉淀為投資者心中那份彌足珍貴的長期信任。

權益基金迎來“春天”,華夏基金業績亮眼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據國泰海通證券統計,13家權益類大型公司近1年平均收益率均超9%,中值達14.95%。其中,華夏基金權益類產品平均收益率達17.12%,在13家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其中,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基金的表現尤為矚目。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近三年回報率達175.64%,不僅斬獲“偏股混合型基金”與“周期制造基金”雙料冠軍,更以72.16%的上半年凈值增速躋身全市場(除QDII)前三。

這一成績的背后,是長達十年的默默耕耘與守候。早在2015年新三板興起時,公司便組建專業團隊深耕;2020年精選層設立、2021年北交所成立時,華夏基金均成為首批躬身入局的堅定力量。

基金經理顧鑫峰深耕新三板/北交所市場超十載,自2021年11月23日管理該基金以來,任職總回報達131.4%,相較業績比較基準實現了133.66%的超額收益。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據基金二季報數據,顧鑫峰個人持有該基金超1000萬份,充分體現了其對自身管理產品的堅定信心。

這種“投入在哪里,產出就在哪里”的樸素邏輯,在華夏基金其他權益領域同樣得到驗證。

在固收+領域,華夏磐泰A摘得“偏債混合型基金”近三年業績冠軍,華夏新錦繡A位列“靈活配置型基金”第二,彰顯出穩健的收益能力與優秀的風控水平。

在 QDII領域,華夏納斯達克100ETF近三年業績位居QDII偏股型基金第二位;華夏大中華信用精選A人民幣、華夏海外收益A人民幣、華夏海外聚享A更是包攬QDII偏債型基金近三年業績前三名,凸顯全球資產配置能力。

在 FOF領域,華夏保守養老A在FOF基金近三年業績榜中位列第六,為投資者提供了又一個重要的大類資產配置工具。

在細分賽道,科技成長領域的華夏中證金融科技主題ETF排名第5;紅利策略方面,華夏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穩居紅利基金前30;量化投資領域,華夏智勝先鋒A、華夏智勝價值成長A均躋身量化基金前20。各條戰線,皆有精兵強將躋身行業前列。

全譜系業績亮眼的背后,在于其強大的投研體系與人才隊伍。作為頭部公募,公司秉持“研究創造價值”理念,高度重視權益投資,構建了覆蓋投研全生命周期的培養體系和人才梯隊。經過20余年發展,已打造出一支專業扎實、經驗豐富、風格多樣、能力圈互補的權益投研團隊。

同時,公司持續優化升級投研體系,通過上下結合、多層次布局,并依托投研一體化平臺,打破內部壁壘,提升研究轉化效率,并運用科技賦能提升研究分析效能。

當公募行業從“規模競賽”轉向“質量比拼”,華夏基金的半年答卷提供了清晰的轉型路徑:以核心賽道的生態壁壘筑牢根基,以深度研究的業績實力贏得市場,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服務創新沉淀信任。這種“產品—業績—服務”的戰略閉環,不僅使其在去年末1.79萬億元的規模體量上仍能保持14.86%的增速,權益類產品近一年收益率亦居大公司榜首,更驗證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邏輯,即規模是結果,而非目標;真正的領跑,是對行業本源的堅守與對長期價值的創造。

在新“國九條”推動行業轉型的背景下,華夏基金的實踐,或許正是公募行業從“大”到“強”的縮影:當機構真正將投資者利益置于首位,將專業能力轉化為客戶價值,“大象起舞”的故事,才能在更長周期中持續上演。

來源:證券時報基金研究院

校對:呂久彪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卅日韩久久影视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页面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五月婷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