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
其中,1年期LPR為3.0%,5年期以上LPR為3.5%,與上期報價一致。在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延續持穩的背景下,LPR報價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二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總體較好,央行在保持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大環境下,貨幣政策在近期進一步發力的迫切性有所降低。”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袁闖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若下半年因為內外部環境沖擊加大影響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則央行實施更大力度的寬松貨幣政策是有可能的。
從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降,支持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角度看,下半年LPR報價有必要進一步下調。市場機構普遍預計,下半年LPR有進一步下行空間,央行將根據形勢靈活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
尚處政策觀察期,7月LPR如期不變
目前,LPR報價已轉向更多參考央行政策利率,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在今年5月LPR報價跟隨政策利率下調基點后,截至目前政策利率并未再度調整,因此本次LPR報價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為應對外部沖擊,央行在5月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出臺實施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需要時間的,已經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近期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將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
“在一攬子政策推出、逆周期調節壓力得到釋放后,貨幣政策進入觀察期,等待新的政策指引。”廣發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林楠總結稱。
7月LPR報價不變,也反映出20家LPR報價行未作出調整LPR加點的共同決定。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凈息差延續承壓態勢,報價行總體缺乏調整LPR加點的意愿。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已將平衡好“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性的關系”納入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中。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目前偏低的商業銀行凈息差已經對未來貨幣政策寬松形成掣肘。“內部均衡成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面臨的主要矛盾。”他對記者說。
下半年LPR有調降空間
目前我國利率水平已來到歷史低位,未來利率的走向需考慮多方因素。今年1—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為3.3%、3.1%,分別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60個基點。“央行將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鄒瀾表示。
從近期經濟形勢看,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6月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相關數據不及市場預期,反映出經濟運行的基礎還需加固,房地產市場需要更大力度推動止跌回穩,宏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必要性隨之增強。
從貨幣政策空間看,美聯儲年內降息已成為大概率事件。袁闖對記者說,若美聯儲在9月份開啟降息,則全球流動性有望得到改善,我國貨幣政策寬松的空間也將相應打開,屆時降準降息等寬松貨幣政策有望落地。
浙商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廖博向記者指出,下半年從降低實體部門融資成本的角度,LPR有較大概率繼續被引導下行。降準、降低存款掛牌利率等操作均可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而影響LPR報價。LPR的下行將帶動實際利率回落,實體部門融資成本下降改善投資、消費情緒。
溫彬同時強調,在銀行息差壓力、規模情節減弱和資金成本剛性等約束下,后續貸款利率下降空間已相對有限。信貸成本已明顯降低,為兼顧穩息差和支持實體成效,需要從“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轉為“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更多關注非息成本壓降,暢通利率傳導。
考慮到下調5年期以上LPR報價將減輕房貸利息負擔,激發購房需求。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央行已在5月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半年還有可能通過單獨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行等方式,推動居民房貸利率更大幅度下調。
排版:羅曉霞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