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的中原證券竟遭遇兩大機構搶籌。
近日,港交所披露,來自河南的中州證券(01375,即中原證券的H股)備受機構青睞,該公司同時被公募巨頭易方達基金和英國第三大銀行(以資產計)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舉牌,持股比例均超過了5%。
中原證券是河南省內規模最大券商,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剛完成換帥。對于新任董事長而言,找到業務突破方向,帶領中原證券“二次創業”、扭轉業績下滑成為重要目標。今年一季度,中原證券營業收入為4.01億元,同比下降37.7%;歸母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下降21.3%。截至7月17日,中州證券報2.8港元/股,總市值130億港元,A股中原證券報4.39元/股,總市值203.8億元。
兩大頂流機構舉牌
還記得7月11日,港股券商集體飆升,中州證券一度暴漲75%嗎?這背后的買家浮出水面。
7月17日,港交所披露,巴克萊銀行正式躋身中州證券第二大股東,而7月15日港交所亦披露,國內頭部公募易方達基金成為中州證券第三大股東,兩者均是在7月11日當天買入的。
具體來看,7月11日,巴克萊銀行好倉(買入)約1.25億股,淡倉(看空)約294.5萬股,凈好倉約1.22億股,買入均價為2.95港元/股。在此番買入之后,巴克萊銀行對中州證券的好倉持股比例為12.46%,淡倉持股比例為2.42%。
在港股市場,由于金融機構在市場中同時服務多類客戶并開展自營業務,其披露的倉位是名下所有客戶和自身業務的匯總,這也是穿透式監管的要求,其中,好倉(L)代表實際股票所有權(可投票、分紅),淡倉(S)代表借券負債(需歸還)。
整體而言,巴克萊銀行好倉持股遠遠大于淡倉持股,凈好倉持股中州證券1.22億股,代表看好該公司,持股比例僅次于中州證券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除了上述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公募巨頭易方達基金也買成了中州證券持股5%以上大股東。
7月15日港交所披露,易方達基金也在7月11日買入中州證券576.2萬股,最終該基金公司持有中州證券6296.2萬股,持有中州證券的比例從4.79%上升至5.27%,躋身中州證券第三大股東。
回顧兩大機構買入股票的7月11日,中州證券盤中一度暴漲75%,外界解讀為,伴隨《穩定幣條例》于8月1日正式實施,市場憧憬券商搶灘虛擬資產牌照。
據悉,中州國際在香港持有1、4、6號牌照。7月16日,中原證券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中州國際暫未開展穩定幣相關業務。新業務開展需考量可持續發展及風險特性等綜合因素,若后續推進與香港穩定幣項目、機構的合作,涉及重大事項時,會嚴格依規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中原證券上半年已換帥
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券商更換董事長,中原證券亦是其中一家。
今年3月,中原證券公告,該公司收到中共河南省委相關文件,推薦張秋云為中原證券董事長人選。據悉,此次獲推董事長人選的張秋云是河南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而河南投資集團是中原證券的控股股東。
中原證券還公告,魯智禮不再擔任該公司董事長,繼續擔任董事,不過,他在今年6月10日因工作調動離任公司董事職務。
今年4月30日,中原證券公告,根據董事會決議,張秋云4月29日起任公司董事長,任期至公司第七屆董事會換屆之日止。
對于新任董事長而言,面臨扭轉中原證券業績接連下滑的壓力。
在2024年券商行業業績普遍增長之下,中原證券業績不如人意。中原證券2024年實現營收16.9億元,同比下滑14.13%;實現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16.18%。
今年一季度,中原證券營業收入為4.01億元,同比下降37.7%;歸母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下降21.3%。
在行業內,更換總經理和董事長的國投證券,已經在2024年成功扭轉了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業績下滑態勢,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因此,業界也期待中原證券的業績能有所起色。
據悉,2025年被譽為中原證券“二次創業”起步之年,張秋云在相關股東大會材料中表示,2025年中原證券董事會總體工作思路是,聚焦河南省委“兩高四著力”戰略部署,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動該公司進一步強化“河南資本市場戰略性載體”的功能作用,堅持差異化道路、積極探索特色化發展路徑,全力以赴爭取戰略推進和深化改革實現大的突破,主體業務發展水平、精細化管理能力明顯提升。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