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出口份額穩超14%……商務高質量發展這五年怎么看?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秦燕玲2025-07-18 18:59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60%左右,貨物貿易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在14%和10%以上,實際使用外資提前6個月完成7000億美元引資目標,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持續縮減,制造業領域準入限制全部“清零”……這些是“十四五”時期我國商務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

7月1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的看,消費、外貿、外資、對外投資合作等各領域主要目標指標進展符合預期,重大任務順利推進。展望未來,要主動適應形勢變化,把握戰略重點和目標方向,積極謀劃和推動“十五五”商務高質量發展。

消費主引擎作用增強:今年社零總額有望突破50萬億元

大國、強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在于具有較強的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十四五”前4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續凸顯,我國強大國內市場優勢顯著提升、活力顯著增強。

強大優勢和消費活力如何體現?王文濤用4個詞進行概括——擴容、提質、煥新、開放。

從消費規模看,過去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稱“社零”)年均增速達到5.5%,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地位更加鞏固。王文濤指出,與美國相比,從絕對值來看,我國的社零相當于美國的80%左右;但是從實際購買力來看,按照世界銀行給出的數據和算法,我國社零已超過美國,是美國的1.6倍。今年來看,社零總額預計將超過50萬億元。

從消費結構看,“十四五”期間,服務消費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20年至2024年,我國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速達9.6%。同時,商品消費中的智能化和綠色化進一步凸顯,居民消費品質提升。

從消費潛能看,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助力傳統業態“舊中出新”,新型消費業態融合創新,首發經濟、“人工智能+消費”、“IP+消費”等成為新增長點。

此外,中國還通過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推動更多優質商品服務進入中國;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組織“購在中國”活動,優化離境退稅政策,讓“中國游”的流量轉化為“中國購”的增量。

談及下階段提振消費的思路,王文濤透露,一方面,要在總結“十四五”基礎上,把一些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對中國市場有效的、深受老百姓歡迎的政策,轉化為常態長效政策;另一方面,為應對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因時因勢出臺針對性措施,進一步激發商品消費發展動能,釋放服務消費潛力,放大新型消費帶動效應,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做強國內大循環。

貿易強國建設成效積極:出口、進口全球份額穩超14%和10%

“我們‘十四五’期間面臨著不少壓力,外貿受到的沖擊和承受的壓力確實不小,至少可以用‘風高浪急’來形容。”王文濤指出,在此情況下,外貿出現逆勢增長,貿易強國建設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貿易強國建設成效積極,體現在“大”。過去4年,我國貨物貿易規模穩居全球第一,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在14%和10%以上;服務貿易規模穩居全球第二,去年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外貿這個‘大’的背后,其實代表著一種規模優勢和完整的體系優勢,所以‘大’某種程度就是‘強’。”王文濤稱。

貿易強國建設成效積極,體現在“強”。2024年,貨物貿易中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達到18.2%;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2.7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67%;2024年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額比2020年增長38%;2024年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比2020年增長近四成……一系列數據背后,體現了支撐貿易強國的三大支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不斷夯實,“含金量”“含新量”持續攀升。

貿易強國建設成效積極,還體現在“韌”。這幾年,我國積極優化國際市場布局,貿易伙伴更加多元——東盟已連續5年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比重超過50%;與此同時,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從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一增一降”之間體現了“西方不亮東方亮”。此外,外貿企業也在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努力開辟新市場、新渠道。我國外貿產供鏈更趨完備、靈活和高效,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更強,底氣也更足。

高水平開放步伐更快:提前6個月完成7000億美元引資目標

我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持續縮減,制造業領域準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電信、生物技術等服務業領域開放試點有序開展,“外資24條”明確的59項舉措已有42項全部落實,建立各級外資專班,持續深化與外資企業和在華外國商協會的常態化溝通交流……“十四五”時期,我國進一步優化開放環境和市場環境,健全服務保障體系,讓“投資中國”成為亮麗名片。

“截止到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間我國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到7087.3億美元,提前6個月完成了商務發展規劃提出的7000億美元的引資目標。”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

王文濤表示,我國的大市場機遇全球共享。“同時,中國還是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我們還設立了43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主動對相關國家實施零關稅,這個是絕無僅有的。”王文濤指出,中國大市場已經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而且必將持續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之源、活力之源。開放的大門打開,不僅吸引外資,同樣擴大進口。

四句話概括近年來中美經貿合作關系

中美經貿合作關系是當前最受世界矚目的雙邊關系。王文濤指出,2018年以來,美方挑起經貿摩擦,中美的經貿關系態勢跌宕起伏。他用四句話概括總結這段時間以來的中美經貿關系:第一,中美經貿關系歷經風雨,雙方仍互為重要的經貿伙伴。第二,中美經貿關系,本質是互利共贏,合作是唯一的正確道路。第三,中美經貿合作難免會出現分歧和摩擦,這是一種常態,我們得正視,對話協商是解決問題最好的選擇。第四,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2018年以來,美方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不斷挑起經貿摩擦,先后對華加征了各種各樣的關稅。這一系列行為,嚴重沖擊和干擾了中美正常的經貿合作,盡管中美貿易占各自的份額有所下降,但雙邊貿易總體保持穩定。

2024年,中美貨物貿易額是6883億美元,服務貿易額是1558億美元,較2017年的時候分別增長了18%和34.7%。雙方還互為重要投資伙伴,兩國工商界往來密切。

王文濤表示,事實證明,人為的“脫鉤斷鏈”是不可能的,中美經貿合作符合經濟規律,也符合民意。

他指出,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大國要有大國的責任和擔當,中美經貿關系不僅涉及兩國,也要為全世界的經濟繁榮發展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中方愿意與美方一道,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的通話重要共識,落實好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發揮在日內瓦確定的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繼續加強對話溝通,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回歸正軌,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校對:高源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午夜理论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