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密集披露之際,部分港股上市公司也對上半年的經營業績進行了預告。
據Wind統計,截至7月15日,已有超80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業績預告,整體呈現“盈利修復、結構分化”特征。其中,HPC HOLDINGS、五礦資源、國聯民生預計中期業績增長超10倍。
五礦資源等業績預增超10倍
7月15日,五礦資源發布正面盈利公告,公司預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度將錄得權益持有人應占稅后盈利凈額約3.4億美元,相較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半年度錄得權益持有人應占稅后盈利凈額2110萬美元,預增幅度超15倍。
對于上半年業績預增的原因,公司表示,2025年上半年業績反映拉斯邦巴斯礦山的產量增加及單位生產成本下降,以及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包括銅、金及銀在內的商品價格上漲。
業績預告發布后,五礦資源盤中股價直線拉升,最高漲超7%。
五礦資源依托實控人中國五礦進行國際化運營,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在秘魯、澳大利亞、剛果金等地開發并運營銅、鋅及其他基本金屬業務。2010年公司收購MMG,并于2011年將貿易、加工及下游業務有條件地剝離至五礦有色,從而專注于上游基本金屬資產。公司2014年收購全球前十大銅礦LasBambas,資源實力大幅增強。2024年,公司完成對博茨瓦納Khoemacau礦山的收購,再添一座主力銅礦山,擁有并運營五家海外礦山。2025年,公司收購英美資源位于巴西的鎳業務,資源布局再下一城。
天風證券認為,公司銅礦項目均具發展潛力,增產預期強,且近年來財務結構逐漸優化,有望充分享受銅價上漲所帶來的利潤彈性。
總部位于新加坡,并為新加坡公營及私營部門提供一般建造和土木工程服務的公司,HPCHOLDINGS半年度業績增長幅度最大。HPCHOLDINGS此前發布的盈利預喜公告稱,公司預計,截至2025年4月30日半年度將錄得未經審核盈利凈額約3130萬新加坡元,而截至2024年4月30日半年度的盈利凈額約64.40萬新加坡元,同比增長超47倍。
公司表示,上述預期顯著改善主要由于確認一項收購的議價購買收益;本期間較過往期間開展更多在建項目。
國聯民生上半年業績預告增幅也在10倍以上。國聯民生公告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1183%左右。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國聯民生稱,報告期內,有序推進與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并將其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公司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條線實現顯著增長,同時由于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小,本期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
作為港股市場新消費的代表之一,泡泡瑪特預計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不低于200%;預計公司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不低于350%。
泡泡瑪特表示,業績波動主要歸于以下原因:泡泡瑪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多樣化的產品品類促進本集團收入增長,本集團各區域市場收入均實現持續高速增長;海外收入占比持續提升,收入結構的變化對毛利、盈利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規模效應使盈利顯著增加;持續優化產品成本,加強費用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中船防務、大眾公用、國泰海通、國泰君安國際、中國建材、丘鈦科技、賽晶科技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翻倍增長。
楓葉教育等扭虧為盈
在目前披露中期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天齊鋰業、昭衍新藥、楓葉教育等公司預計扭虧為盈。
此前,楓葉教育發布了截至2025年2月28日的中期業績報告,預期截至2025年2月28日六個月歸屬于本公司擁有人的利潤將不少于1.1億元,2024年同期為虧損0.42億元。公司認為,虧損轉為盈利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首六個月營銷費用、行政費用的減少及財務費用大幅減少,其他收益及虧損由2024年首六個月的約0.56億元虧損轉為不少于0.09億元的收益。
天齊鋰業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元至1.55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52.06億元。公司表示,盡管受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但得益于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Ltd鋰礦定價周期縮短,其全資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Ltd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時間周期錯配的影響已大幅減弱。隨著國內新購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公司各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基本貼近最新采購價格。
昭衍新藥預計1—6月份實現歸屬凈利潤約5032.43萬元到7548.65萬元,與上年同期的數據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同業競爭影響,公司營業收入有所下降,銷售訂單的利潤空間被壓縮,毛利率同比降低,實驗室服務業務凈利潤同比下降,發生虧損。報告期內公司持有的生物資產市價無重大波動,生物資產自然生長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現代牧業等預計虧損
萬科企業、晨鳴紙業、廣汽集團、中國國航、紅星美凱龍、現代牧業等公司預計中期業績出現虧損。
其中,萬科企業預計虧損金額最大。公司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00億元—120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公司表示,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規模顯著下降,毛利率仍處低位。結合行業、市場和經營環境變化,考慮到業務風險敞口升高,新增計提了資產減值。
公司進一步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保持生產經營穩定,按期保質完成了超4.5萬套房的交付;實現銷售金額691.1億元,回款率超過100%;實現大宗交易簽約金額64.3億元;通過存量盤活回款57.5億元,并以盤活模式新增獲取項目3個,2023年以來公司已累計盤活項目64個,涉及可售貨值約785億元;經營服務類業務整體保持增長勢頭,經營效益在行業細分領域保持前列。公司繼續獲得各類金融機構支持,加快債務風險化解。上半年合并報表范圍內新增融資和再融資249億元(不含股東借款);公司順利完成164.9億元公開債務償還,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
現代牧業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個月期間,公司凈虧損8.0億元至10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約2.07億元。
現代牧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主動淘汰低產低效牛只以改善牛群結構,穩固核心牛群,主要運營指標均有所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乳牛總數預期較2024年末會略為減少,但成乳牛占乳牛總數比例將提升至53%,平均年化成乳牛單產將突破13噸╱頭。受到淘汰牛數量增加及原料奶市場售價下降影響,乳牛公平值重估預期出現損失,最終使得乳牛公平值變動減乳牛銷售成本產生的虧損預計16.5億元至18.5億元。
公司已采取有效降本增效措施,并已取得顯著的成本節約效益。公司相信,隨著乳品消費需求回暖,原料奶市場供需將趨穩平衡,原料奶市場售價預期企穩回升,將顯著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實現高質量可持續增長,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