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觀察丨讓車企六十天賬期承諾實打實兌現
來源:證券時報 2025-07-15 A001版作者:王小偉2025-07-15 06:47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

小鵬等車企最新啟動與供應商簽署協議,重點車企“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承諾從紙面走向現實。這是行業“反內卷”的關鍵標志之一,對維護市場公平、保障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但現實遠比紙面承諾復雜。目前來看,“60天賬期”的春風并未公平吹拂所有供應商。一方面,以原材料為代表的供應商,享受賬期縮短紅利較為迅速;另一方面,包括部分設備制造、基建工程等在內,一定比例的供應商仍困在較長回款周期的泥淖。

在承諾兌現過程中,“隱形賬期”會否以隱蔽形式蔓延,值得關注。部分企業名義賬期雖確有縮短,卻可能通過“創新”手段維持甚至延長實際資金占用。比如,通過拖延驗收確權,曲線規避60天時限;通過增設關聯公司或中間環節,名義上資金傳至上游,實際則是上游供應鏈并未解渴,資金依然空轉或滯留等。這仍是將“價格戰代價”轉嫁給產業鏈上游,背離了賬期改革的初衷。

部分車企對于“60天賬期”承諾推進存在顧慮,原因之一在于,若自身率先徹底履約而同行未跟進,將面臨資金成本增加、周轉壓力加劇等風險,尤其在當下市場競爭白熱化階段,這可能帶來競爭劣勢。對資金儲備薄弱、盈利能力較差的車企而言,挑戰更加嚴峻。

伴隨著車企賬期從承諾到兌現階段的到來,兩大關鍵點值得思考。其一,運用多方合力,繼續推動車企切實履約。這樣才能真正盤活整個產業鏈條上沉淀淤堵的資金池。其二,綜合考慮各市場主體實際承受力,必要時探索緩解賬期壓力的緩沖機制,防止壓力傳導演變為全鏈條的零和博弈甚至負和博弈。

各方應明確,縮短賬期并非單方面讓利,而是提升全鏈效率、構筑持久競爭力的共贏之舉。讓賬期承諾實打實兌現,構建健康互信的供應鏈生態,才是所有玩家穿越周期、抵御風浪的基石。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