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攀升,夜經濟正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又一重要力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5月全國餐飲收入4578億元,同比增長5.9%,而夜間餐飲消費在其中占比持續提升成為共識。
7月11日,美團團購發布“夏日不宅家”美食攻略顯示,今年暑期,“晝伏夜出”正在成為餐飲消費新寵,各地夜宵市場愈加火熱。7月以來,平臺上的“夜宵團購套餐”關鍵詞搜索量環比上月增長98%,00后搜索占比最高,烤肉自助、川菜、烤串等備受青睞。
從城市分布看,數據顯示,廣東成為“夜宵王者”,7月以來夜間堂食訂單量(18時至次日6時)穩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超21%。“蘇超效應”帶動下,江蘇省7月份的烤串品類夜間堂食線上交易額已躍居全國第一,南京、蘇州夜間堂食交易額躋身全國前十。7月以來,東北三省燒烤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101%;江浙滬魚鮮類夜間堂食交易額增長40%以上。
消費偏好上,“質價比”將成為夏日夜宵關鍵詞。美團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柴銳表示,僅燒烤消費中,去年以來,61元至90元人均消費區間以及91元至120元人均消費區間的訂單占比持續提升,61元至90元人均消費區間更是反超30元以下人均區間,成為訂單數占比最高的人均區間。這說明,消費者的深夜食堂并不僅僅是追求低價,而是更看重質價比,對餐廳的口味、環境和服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記者注意到,面對夜間旺盛的消費需求,頭部餐飲公司動作頻頻。以火鍋龍頭為例,海底撈瞄準6月至8月的夜宵黃金期,在近期推出了多款夏季新品的“夜宵菜單”,涵蓋了鍋底、涮品、小吃、飲品以及燒烤,為夜經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在全國統一產品外,海底撈也在持續深耕區域化特色。今年夏季,在云南區域上新鮮舂酸湯鍋,選用西雙版納樹番茄、酸木瓜經天然發酵而成,酸味醇厚,搭配現場手工制作,成為當地夜宵熱門選擇。數據顯示,2024年海底撈全年推出了超200款區域特色菜品,包括陜西油潑辣子鍋底、湖北藕湯鍋底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的餐廳業態持續突破傳統邊界,通過場景創新成為激活夜經濟的重要載體。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聯合發布的《餐飲業促進和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6月15日已正式實施。本次《辦法》修訂大幅增加了餐飲業促進內容,對完善餐飲業管理機制、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辦法》還對餐飲業健康規范發展提出了相應要求,鼓勵餐飲服務經營者發展大眾化餐飲、社區餐飲、綠色健康餐飲,提升服務品質,創新消費場景,豐富餐飲供給。
海底撈在創新消費場景方面也動作頻頻。據悉,海底撈于今年1月在廣州推出全國第一家夜宵主題店,截至6月底,已在深圳、北京、上海、蘇州、杭州、鄭州等城市布局了近30家夜宵主題店。
此外,海底撈還在全國布局鮮切主題店,涵蓋牛肉、羊肉、雞肉、鮮活海鮮等品類,據悉,目前海底撈已在深圳、廣州、上海等24個城市開出數十家各類主題門店。
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鑒于市場反應積極,未來將在更多城市推出夜宵主題類門店。從新品迭代到場景創新,海底撈的多項舉措受到了年輕人喜愛。未來,隨著夏日夜經濟的持續升溫,“產品+場景+文化”的融合消費場景將會成為年輕人的選擇,也將為消費繁榮增添更多的活力。
除了海底撈外,為更好迎接夜間消費客流,不少餐企增設了夜宵團購套餐或者打造夜宵主題店。同時,在旺盛的夜間需求下,餐飲店亮燈的時間越來越長。
美團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超11萬家餐飲門店在美團平臺上“點亮”了“全天營業”標識,7月以來提供24小時餐飲服務的線上門店數同比增長48%,平臺設置的“24小時”篩選標簽為這類商家提供了專屬流量。為持續借勢夜間經濟,延續消費熱情,美團團購還將發放百萬夜宵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