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經濟項目再獲億元級投資,生態綠水“變現”經濟活水
來源: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作者:鄭瑋2025-07-11 12:47

7月10日,3個環“兩山”水經濟項目在廣州增城舉辦的環“兩山”水經濟發展研討會現場簽約,計劃總投資額超過16億元。同日,廣東還發布了首批16宗環“兩山”水經濟儲備項目,謀劃業態覆蓋濱水文旅、水上運動、濱水休閑康養等多個領域,未來將陸續開啟招商。

這是近年廣東拓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一個新信號。

南方財經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截至2025年初,廣東全省已開展水經濟試點項目115宗,其中省級水經濟試點項目16宗、市級試點項目68宗、縣級試點項目31宗,并謀劃儲備總投資近1000億元的水經濟新業態項目,投資主體以民企為主。

水經濟新業態何以頻頻吸金?從價值轉換路徑看,水上運動、水系旅游、濱水康養、優質水開發、湖庫生態養殖等業態成為當前廣東多地探索推進的水生態“變現”模式。其中,以水上運動、溫泉康養等為代表的體驗式消費項目,頗受投資者青睞。

親水消費熱潮涌起為水經濟發展帶來機遇。而在此基礎上,多位受訪專家也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未來能否進一步突破水資源確權和交易瓶頸,將是廣東健全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一步擴大水經濟規模的關鍵。

水經濟項目再獲億級投資

最美增江游一期啟動區建設項目(簡稱:增江游項目),森林海旅游度假區項目(簡稱:森林海項目),和從化區龍潭水庫、麻村水庫大水面生態養殖試點項目,這是7月10日剛剛在廣州簽約的3個水經濟項目,分別聚焦水系旅游、濱水休閑康養、湖庫生態養殖3類業態。

其中,增江游項目和森林海項目均落地廣州增城。增江游項目投資主體為增城區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超2億元。森林海項目投資主體為廣東森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4.53億元,建設內容涵蓋水部落酒店、嘉年華演藝、沉浸式特技演藝中心、水上運動拓展、馬術樂園、山地公園、國際房車露營地等。

對親水消費的積極預期正在撬動投資。從價值轉換路徑看,水上運動、水系旅游、濱水康養、優質水開發、湖庫生態養殖等業態也成為當前廣東多地探索推進的水生態“變現”模式。

“我們判斷,未來水上運動等新業態的消費規模會比現在再上一個臺階。近年,我們也在園區內陸續開設皮劃艇、槳板、水上單車、卡丁船、游船等多類水上活動。”作為廣東省級水經濟試點,也是首個廣東省戶外運動水上示范基地,昊源集團天人山水文旅營銷中心總經理韓嘉麗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

韓嘉麗表示,在水上運動、休閑度假等消費業態帶動下,2024年天人山水大地藝術園接待游客已達50萬人次,營收超過億元,“2025年至今,園區營收也達到了6000萬元左右,實現同比穩步上漲,今年希望爭取游客總量突破80萬人次”。

6月馬蜂窩發布2025年夏季“旅行蜂向標”也顯示,廣東游客對親水玩法情有獨鐘,濱海島嶼、山野漂流和溯溪等均成為消費熱門,其中清遠“古龍峽漂流”關注度近一周環比上漲143%,“從化溯溪”上漲110%,清遠“黃騰峽漂流”和惠州“南昆山川龍峽漂流”同樣是熱門之選。

源林投資(廣東)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杰初在江門鶴山打造的源林生態樂園,看中的也是宅梧鎮青年水庫的自然資源優勢,以及廣東3小時交通圈輻射下的中短途旅游市場潛力,希望在完成林相改造的基礎上,逐步引進商業街、鄉村振興館等多類設施,發展覆蓋生態休閑、親子度假、研學科普、精致露營等多種消費業態的濱水休閑康養產業。

作為廣東省級水經濟試點重點項目,源林生態樂園已于4月30日正式開園。關杰初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初期預計樂園游客年度接待量可達約80萬人次,遠期隨著樂園全部建成,游客量趨于平穩,預計年接待量可達300萬人次,通過門票、餐飲、住宿、停車場及旅游周邊產品收入,項目投產后年均凈利潤預計可達約2.87億元。

南方財經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包括天人山水大地藝術園在內,2024年廣東16宗省級水經濟試點項目中已有13宗正式投入運營,試點建設期間新增直接就業崗位超1500個,2024年度累計吸引游客2404萬人次,實現運營收入8.3億元。

探索打通水權交易鏈條

除持續拓展水經濟業態外,新的信號也在發出。

環“兩山”水經濟發展研討會現場,多位專家提到,未來能否進一步突破水資源確權和交易瓶頸,將是廣東健全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一步擴大水經濟規模的關鍵。

廣東財經大學教授賀新春表示,現有的政策文件對土地、林地、礦產、海洋等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有明確規定,但對河道資產產權體系的建立只有宏觀導向,沒有具體規定,需要自己探索、摸著石頭過河,建議各地市或縣(區)結合屬地實際情況,出臺水資源資產產權改革指導性文件,指導開展河道水庫資產產權改革探索實踐。

“河道資產產權改革是推動水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我們要探索建立一套規范流程和制度體系,明晰河道管理范圍內水域和岸線資源的權屬關系,通過河道資產的權益交易和河道資源開發,實現水生態產品價值的轉化和變現,建立‘以河養河’的長效管護機制。”賀新春表示。

此前,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譚超在接受南方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未來廣東推動建立“社會主導、政府引導”的水經濟發展模式,還需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水權交易機制。

“比如河道水域岸線作為公共資源,現在我們很多時候相當于是免費使用。未來怎么建立有償使用機制?這就涉及很多改革事項。如何確權、如何交易、如何通過水經濟項目‘以水養水’反哺水利工程管護運營,都需要在省級層面加大力度推進機制建設。”譚超說。

部分地市已經開始啟動探索。

2024年7月,江門市鶴山市就率先制定出臺廣東全省首個河道經營管理權改革試點建設工作方案——《鶴山市河道經營管理權改革試點建設工作方案》,選擇具備條件的河道,深入開展河道經營管理權改革試點建設工作,對河湖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經營權的四權關系進行探索,推動實現河道生態產品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促進“以河養河”。

2024年12月,廣東省首單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也在佛山高明正式簽約。企業以30萬元每年的基本收益加不低于年營業收入10%提成的浮動收益,拍下西坑支流生態清潔小流域部分河段的20年開發經營權,負責簽約河道及兩岸文旅項目的開發經營及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作。

“此次交易將為我們帶來幾部分收益。首先是每年30萬元的固定收益,以及項目開發運營后的營收分成。此外,受讓方還將承擔起對小流域的生態治理工作,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我們的財政支出壓力。”楊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兆初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此次交易所得資金將繼續用于小流域內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以及人居環境改善。

“但目前水資源資產化也還面臨著以取水權為主的有償使用形式較為單一、單純的水資源交易營利空間小導致市場意愿有待調動,以及生態管護壓力較大等問題。”研討會現場,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嘉佩建議,未來可通過確權登記、擴權賦能、組合供應、附加管護條件等具體措施,進一步打通“資源-資產-資金”水權交易鏈條。

責任編輯: 鄧衛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人成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你懂得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97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 亚洲视屏一二三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