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理財產品“吸金”與“提前止盈”并行 潛在風險需綜合考量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彭妍2025-07-11 09:19

近期多只美元理財產品呈現高收益“吸金”與“提前止盈”并行的特點。其中,部分產品因觸發預設止盈機制提前終止,另有部分在售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已超過4%。

不過,業內專家提醒,美元理財產品的高收益主要源于美國較高的基準利率,不過其背后潛藏的匯率波動風險與利率下行風險尚未被充分考量。投資者不應僅從單一維度比較收益,而應綜合評估自身風險偏好、資金期限及匯率對沖能力,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

美元理財熱度不減

今年以來,部分美元理財產品陸續出現止盈提前終止情形。7月8日,招銀理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發行的招睿美元海外QDII(存款存單及國債)尊享目標盈6號固收類理財,原預計到期日為2026年12月15日。根據產品說明書的相關約定,該產品現已達到止盈條件,將按產品說明書約定于2025年7月10日提前終止。據悉,該產品的止盈目標收益率為4.2%(年化)。

除了招銀理財,今年2月25日,農銀理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發行的農銀精心·靈瓏2024年第15期固定收益類美元理財產品(目標盈)原預計到期日為2025年5月12日。根據產品說明書的相關約定,該產品已達到止盈條件,并已于2025年2月27日提前終止。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類產品提前終止屬正常現象,主要是由于產品設計中預設的止盈機制被觸發。此類產品通常會設定“止盈目標收益率”,一旦實際收益率提前達標,管理人便會依照條款終止產品以鎖定收益。當前美國利率仍處于高位,使得部分產品提前觸及預設止盈目標,及時落袋為安將可以規避后續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從市場表現看,美元理財熱度不減,銀行理財子公司密集“上新”。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0日,美元理財存續產品總量1328只,存續規模達4616.99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50.2%。

此外,在售美元理財產品中,有多款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已突破4%。例如,中銀理財推出的多款固定收益類美元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均為4%左右,該行代銷的匯華理財“時間朋友”系列兩款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更是達到5%至5.45%;農銀理財近日推出的多款美元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1.5%至4.6%區間,主要投向境內外固定收益類美元資產。

警惕匯率風險

當前,部分美元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4%左右,顯著高于同期同風險級別的人民幣理財(約2%),這種利差主要源于美國的高基準利率。但需注意,兩類產品風險敞口差異明顯:人民幣理財對國內投資者無匯率風險,而美元理財除基礎風險外,還需疊加匯率波動影響。

在高政揚看來,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取決于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及美元指數走勢。目前美國利率雖仍處高位,但已進入降息周期,下半年美聯儲或進一步降息,長期來看美國利率將逐步下行,這會直接壓縮美元存款及債券類資產的收益率。與此同時,若美元指數因降息預期走弱,可能進一步削弱美元理財的實際回報,形成“收益下滑+匯率波動”的雙重侵蝕。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內(3個月—6個月),美元理財收益或維持在4%以上水平,但中長期下行趨勢明確,若美聯儲9月份啟動降息,美元理財收益或在2025年末回落到3%至3.5%區間。

高政揚認為,對投資者而言,購買美元理財時,一是需明確實際收益與目標收益的區別,目標收益并非實際收益。二是要關注利率風險。若美聯儲提前降息,美元資產收益率可能快速下滑。三是需警惕匯率風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可能完全抵消理財收益,若人民幣持續升值、美元不斷貶值,還會產生匯兌損失。四是要留意流動性風險。部分封閉式美元理財產品期限較長,若投資者需提前贖回,可能面臨折價或無法退出的情況。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午夜不卡免费 | 久久精品免费观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