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臺積電公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6月營收為2637.1億元新臺幣,較上月減少17.7%,但較去年同期增長26.9%。報告還顯示,上半年營收為17730.46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同期增加40.0%。
據稍早前公布的財務數據計算,臺積電二季度營收為9337.96億元新臺幣(約合31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735.1億元新臺幣增長38.6%,這高于公司指引和市場預期。
LSEG SmartEstimate(來自21位分析師的調查)預測,臺積電二季度營收為9278.31億新臺幣。而摩根大通此前預計,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將達到299.5億美元,環比增長17%。主要得益于3納米(N3)和5納米(N5)的持續強勁需求,以及老制程節點的緊急訂單拉動,即使面對新臺幣的顯著升值,第二季度毛利率仍有望維持在57.9%。
對于當前經營情況,今年6月3日,臺積電CEO魏哲家在股東會上回應關稅議題時表示,美國關稅確實產生了一定影響,但人工智能(AI)需求依然強勁,且持續超過供應。他同時預測,2025年將是臺積電穩健成長的一年,全年營收預計將實現“中段二位數百分比的增長”。
魏哲家表示,預計臺積電全年美元營收增長接近中段二十位數百分比(24%—26%),并預計未來幾個月整體情勢會更加清晰,將會繼續密切關注相關情勢對終端市場需求的潛在影響,謹慎應對。臺積電先前在業績會上表示,第二季營收預計達284億美元至292億美元,中位數季增13%,綜觀今年全年,晶圓制造2.0受惠AI強勁需求與其他市場溫和復蘇。
今年4月,臺積電曾重申全年美元營收維持雙位數增長(24%—26%,約25%)預估不變。“終端客戶并未因為關稅問題而減少訂單,AI、HPC所帶動的需求持續強勁?!蔽赫芗冶藭r證實。
臺積電預計將于7月17日召開業績會,市場關注焦點將聚集在下半年接單展望、2026年資本支出計劃,以及2nm制程進度。
資料顯示,作為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為英偉達、AMD等美國芯片設計公司生產高端處理器,從而受益于人工智能熱潮。臺積電今年3月曾宣布計劃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此前該公司已承諾為美國三家工廠投資6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