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企超25億元,“瘋狂機器人”又掀融資潮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周春媚2025-07-10 19:37

具身智能賽道,又一輪資本大戲正在上演。

最近幾天,具身機器人領域頻傳融資新進展。從清華系的星動紀元、星海圖,到杭州“六小龍”之一的云深處科技,再到“華為系”的它石智航,4家公司接連獲得資本大額押注。資本狂歡之下,此前曾深陷“泡沫之爭”的具身智能行業,再次呈現出一派“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梳理融資細節,這些公司的身后都站著龐大的投資機構,“擠破腦袋也要上牌桌”的投資人,正用手上的資金籌碼,爭奪著這個萬億級賽道的“入場券”。

資本瘋狂押注具身機器人公司

近期的具身智能行業,一個接一個的融資消息如同一塊塊石頭,激起了層層漣漪。

7月7日,星動紀元宣布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鼎暉VGC和海爾資本聯合領投,厚雪資本、華映資本、襄禾資本、豐利智能等知名財務機構及產業資本跟投,老股東清流資本、清控基金等機構追加投資。

7月8日,四足機器人頭部企業云深處科技也宣布完成近5億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財智、國新基金等聯合領投,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視融媒體基金、富浙基金、華映資本、物產中大投資等機構跟投,老股東繼續加持。

7月8日,僅成立5個月的具身智能創業公司它石智航向媒體確認,已于近日完成1.2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美團戰投領投,鈞山投資、碧鴻投資、國汽投資、臨港科創投、賽富投資基金、建發新興投資共同跟投。老股東線性資本、襄禾資本等持續加碼。值得注意的是,這顆“新星”目前尚未有任何公開產品,但憑借著創始團隊的超強產業界背景,打破了具身智能領域的天使輪融資紀錄。

7月9日,星海圖宣布完成A4輪及A5輪戰略融資,兩輪合計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A4輪融資由今日資本、美團龍珠聯合領投,中金保時捷基金、襄禾資本,以及老股東米哈游、無錫創投集團跟投;A5輪由美團龍珠、美團戰投聯合領投,北京機器人基金超額加注,亦莊國投跟投,IDG資本、BV百度風投、凱輝基金、今日資本、襄禾資本等老股東追投。

三天時間,四家創業公司累計融資額超25億元。如果將視線范圍擴大,今年6月,銀河通用、宇樹科技、帕西尼等多家公司也宣布了新的融資進展,顯示了行業的持續火熱。IT桔子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投資事件數達114起,超過去年全年的77起;融資額達232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209億元總和。

“雖然我們沒有門檻,但門確實被擠壞了好幾次。”云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云深處科技的經歷并非個例,多家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表示,隨著行業的持續升溫,“最高峰時期,一天要接待六七波投資機構的客人”。

在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看來,近期具身機器人賽道融資潮的爆發,是多重積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技術層面,AI算法、傳感器等關鍵技術的突破,顯著增強了機器人的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為其大規模量產和應用奠定了基礎。政策上,‘機器人+’行動方案的實施以及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有力推動了行業的商業化進程。需求方面,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服務、康養等需求,凸顯了機器人的經濟價值。”郭濤表示。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的情緒,正是投資人在面對這一萬億級產業賽道的普遍情緒。“對于機構來說,現在最緊要的事情是上牌桌,先想辦法投進去。”一名機構投資人告訴記者,即使具身智能離商業落地還很遙遠,無論是技術路線還是應用落地都不明朗,但大家都不愿錯過這個風口,擠破腦袋要拿到一張入場券。

融資潮背后的四大共性特點

當前,一級市場涌現出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狀態。但仔細梳理近期的融資潮及新近獲得資本押注的公司,不難發現,它們普遍呈現出四大共性特點。

首先是輪次普遍較早。最近幾日完成融資的公司,除了成立時間較早的云深處科技是C輪融資外,其余三家均為天使輪或者A輪融資。以星海圖為例,公司此次完成的是A4輪及A5輪戰略融資。當被問及為何將A輪多次拆分融資,星海圖內部人士表示,這是基于對當前發展階段的判斷——行業仍處于基礎設施的構建期,尚未進入應用規模爆發的階段。因此選擇以同一階段的融資命名。

融資密集、早期輪次占比高、小步快跑,是具身智能賽道融資的典型特征。“行業目前處于技術驗證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多數企業需要資金支持核心技術的研發和轉化,但由于應用場景的碎片化,商業模式尚未成熟,資本通過廣泛投資早期項目來搶占潛在優勢企業。市場集中度低且技術路線多樣,資本需分散投資以覆蓋更多可能性。”郭濤說,但這也帶來了退出周期長、回報不確定的風險。

其次,新機構進入的同時,老股東也頻頻追加投資。如前文所述,投資人對具身智能賽道熱情高漲,想盡辦法“上牌桌”,因此被投公司背后的機構往往都很龐大。與此同時,四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獲得了老股東的追投。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一方面說明了老股東依然看好賽道前景和公司潛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公司在多輪融資中估值水漲船高,老股東為了不讓手中股權被過多稀釋,也會選擇繼續跟投。

再次,產業資本的身影頻現。記者采訪了解到,與其他領域主要是傳統風投主導相比,產業資本正逐漸成為定義具身智能機器人行業格局的關鍵力量。新近獲得融資的幾家公司,其投資人中不乏美團戰投、海爾資本、國汽投資、豐立智能等產業資本及產業鏈上市公司。更典型的案例是,帕西尼今年6月宣布完成新一輪A系列融資,而在今年4月,帕西尼才剛剛獲得來自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超億元的戰略投資。

產業資本不僅能為企業提供資金,同時帶來了產業資源、技術合作機會和應用落地場景。例如,汽車生產制造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領域,而且車企在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方面積累了大量技術,這些技術也可以應用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因此,不少機器人公司都獲得了車企的戰略投資,如北汽產投投資了銀河通用,比亞迪投資了智元機器人和帕西尼。

最后,資本當前更關注“本體+算法”的軟硬一體方向。無論是星動紀元還是星海圖,都堅持的是軟硬一體的技術路線,既自主設計并制造本體,同時也專注于具身智能基礎模型。它石智航雖然還未有公開產品,但據一名接近公司的投資人所述,它石智航宣稱是行業內獨有的同時具備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體研發能力和軟硬一體產品量產能力的公司。云深處科技雖然最早是做本體出身,但公司創始人近期也表示,公司已經進入了“以軟件為主,做應用驗證”的階段,并且在嘗試機器人的“世界模型”這一新方向。

“本體提供物理基礎,算法賦予智能決策能力,二者的深度融合是解決復雜場景問題的關鍵。”郭濤表示,全棧能力已成為行業競爭的核心要素。未來,資本將更加青睞軟硬一體的公司,這類企業能夠通過技術閉環實現性能優化和效率提升,形成更高的競爭壁壘。

校對:王朝全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三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 | 在线激情小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