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有色板塊整體情緒不佳,國內滬銅、滬鋁、滬鎳、滬鋅主力合約當日均跌超1%,滬錫主力合約跌超2%。7月9日是美國對有關貿易伙伴暫緩執行關稅措施的最后期限,市場密切關注關稅談判的進展。
“有色板塊整體向下,市場情緒不佳,主要是受宏觀利多邊際走弱的影響。”國泰君安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季先飛表示,此前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市場認為該法案具備爭議性,可能加劇社會不公和財政失衡。此外,美歐、美日貿易談判均進入關鍵階段,若無法達成協議,將對相關國家和地區出口造成重大沖擊。當前,特朗普政府的最新關稅威脅擾動市場情緒,部分資金拋售風險資產。
山金期貨投資咨詢部負責人王云飛告訴記者,當下市場預期主要圍繞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而變化。盡管市場預計美國加稅幅度下降,但重新開始的貿易摩擦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對全球經濟增長和有色金屬需求產生不利影響。
從定價的角度看,季先飛認為,美國6月非農數據超預期,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緊張,經濟韌性偏強,美聯儲降息預期減弱使美元指數回升,進而壓制風險資產價格。同時,當前進入需求淡季,光伏組件及出口需求開始下降,家電排產明顯走弱,高溫導致下游開工率走弱且補庫意愿較弱,多個有色品種社會庫存開始累積。
國投期貨有色首席分析師肖靜表示,7月銅、鋁兩個龍頭品種轉入需求淡季,社會庫存緩慢增加,基本面可能由前期交易“強現實”轉為當前交易“弱預期”。看向其他品種,鍍鋅產品需求下降、精礦加工費上漲后產量恢復等因素壓制鋅價;錫中長期基本面預期也偏弱。
特朗普再度發起關稅威脅,對有色金屬市場影響幾何?
季先飛表示,特朗普的相關言論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影響有色品種價格:一是關稅政策導致市場情緒偏悲觀,市場避險情緒可能升溫;二是貿易摩擦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增長,進而影響大宗商品需求。
肖靜認為,當前有色金屬市場需要關注兩點:一是美國與有關貿易伙伴的關稅談判情況;二是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蘇情況,尤其是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數據。進入三季度,我國家電內銷與出口訂單排產已經“降溫”,知名機構大多調降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
“上半年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后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以此為參考,如果關稅政策回歸,市場將再起波瀾,但考慮到關稅政策的強度以及持續性可能弱于預期,預計長期的實際影響較為有限。”王云飛表示,二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回暖的主要原因是短期需求超預期走強,下半年需求大概率恢復正常,不利于價格進一步走高;一旦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恢復,需求壓力可能會超預期增加,從而打壓價格。
“考慮到政策的不確定性難以排除,我們認為市場參與者在未來的交易中應當把基本面作為主要的交易邏輯,并警惕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王云飛說。
季先飛表示,宏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各項政策可能持續擾動市場情緒,使有色市場遠端交易更加謹慎;微觀方面,當前是消費淡季,終端消費呈現邊際轉弱的態勢,但8—9月是消費旺季,需要重點關注國內政策對消費的支撐。
“下半年國內消費可能呈現結構性變化,房地產竣工和施工增速偏低,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回落,家電產量增速可能放緩,但電網等基建投資增長將支撐有色金屬終端消費。和上半年相比,終端消費增速可能放緩。另外,不同有色品種的基本面存在較大差異,其中銅精礦加工費走低,海外銅冶煉持續受到擾動,精銅產量下降;鋅礦供應寬松將持續傳導至冶煉端,鋅錠供應壓力逐步增加;鎳供應彈性飽滿或限制上方價格空間。”季先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