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大中小學暑假開啟,電影院暑期檔也早已做好準備。相較往年,今年暑期檔開局顯得更加“平靜”。
燈塔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首月(6月)累計票房約19億元,略低于2024年,明顯低于2023年。今年6月觀影人次4870萬,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70萬人次。
進入7月后,變化悄然發生:票價整體下降,重點影片陸續上映,影院活動日漸豐富,業內預計7月暑期檔市場熱度有望加速上升。
圖片源自時報財經圖庫
票價降了
6月21日,由陳可辛執導,章子怡、王傳君、易烊千璽等出演的影片《醬園弄·懸案》上映,這是今年暑期檔上映的首部重點影片。受到關注的,除了影片本身,還有其票價。
影片發行通知顯示,《醬園弄·懸案》票房結算將全國城市分為A、B、C三類。A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數字2D版本結算標準為35元/人次,B類包括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和重點地級市,結算標準為30元/人次。而其余城市均歸為C類,結算標準為25元/人次。
電影票價是由各地影院在片方結算價的基礎上,結合市場情況、運營成本、服務費等自行制定的,完全市場化。在結算價方面,以往片方大多只將全國劃分為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制定兩套結算標準。
如2024年暑期檔上映的《抓娃娃》數字2D版本,一線城市結算票價為40元/人次,其他城市均為35元/人次。這意味著,即便是三四線及縣城影院,也需要按照最低35元/人次的票價結算票房。算上服務費、影院成本,一張電影票價格“輕松”超過40元。
今年暑期檔影片票價則變化明顯。證券時報記者觀察到,已有多部定檔影片在結算價上將城市細分為三檔,并將C類城市的最低結算價下調到25元/人次。得益于該舉措,6月上映的《醬園弄·懸案》在多個三四線城市出現了25元/人次的場次。
燈塔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影片平均票價38元,是今年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平均票價最低的一部。而今年6月的市場平均票價為35元(不含服務費),是自2023年4月以來平均票價最低的一個月。
這一趨勢有望延續,發行通知顯示,后續待映的《無名之輩:否極泰來》《長安的荔枝》等影片,采用了與《醬園弄·懸案》相似的結算標準。
“票價降低對整個行業有利,有了觀眾,我們的電影產業才有未來。”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電影市場最重要的是提升觀影人次,觀影人次多了,影院的其他業態如衍生品、餐食、飲品等才能有收入。
“影院要通過多方面舉措吸引觀眾,降低票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朱玉卿認為,整體來看,當前電影票價仍有下降的空間,“像一線城市,一張電影票三四十元是比較合適的,50元—80元相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偏高了。”
創造“走進影院的理由”
影院是連接內容與觀眾的場所。為了讓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影院也不遺余力。萬達電影擁有國內市場份額最高的院線,截至目前旗下直營影院超700家。萬達電影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觀眾更傾向“擇片而觀”,熱門檔期和大制作影片仍能吸引大量觀眾,公司要做的是主動創造“走進影院的理由”。
“暑期檔是一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我們希望能更好地服務影迷,為市場帶來增量,而非被動等待大盤的紅利。”上述人士表示。
在這一思路下,萬達電影推出了系列活動。今年6月15日,萬達電影官宣啟動“超級娛樂權益日”,提前開啟暑期檔“狂歡”。據公司介紹,活動期間合計發放了100萬份超級娛樂大禮包。在周末(6月21日、22日),活動吸引超過40萬用戶進入線下門店觀影,平均上座率超過49%。同時,該活動拉動了線下商場客流并帶動了消費增長。
放開思路做運營,是近幾年院線公司的一個重要變化。在新的思路下,影院不止是放電影、看電影的場所,更是一個娛樂空間,一種娛樂生態。上海電影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公司旗下影院正從“放電影”走向“造生態”,延展電影經濟。
最近,上海電影旗下SFC上影BOE Suprα超級影城在上海二次元文化地標美羅城5層升級亮相,這是全國首家動漫主題影院。據公司介紹,基于對年輕社群需求與消費趨勢的洞察,圍繞“電影+動漫”經濟,踐行“一院一品”,并引入MLED電影屏,應用裸眼3D、XR空間計算等前沿技術,通過前沿技術賦能,使影院成為沉浸式的文化消費綜合體。
此外,位于該商場6層的創新型電影文化綜合體“影元社HAPPY MALL”計劃在今年7月正式營業。上海電影相關人士表示,“從動漫主題影院到‘影元社HAPPY MALL’,不僅將有效延長觀眾觀影前后的停留時間,提升觀眾的沉浸體驗感與社交歸屬感,也標志著上海電影開始了將影院商業模式由放映場所轉向文化消費目的地的探索。”
萬達電影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公司不止是將影院視為觀影的場所,而是視其為高頻次、高流量、高轉化的終端。其作用不僅在于售票,而且是觸達市場、鏈接圈層,“業態革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我們有必要拿出新的定義,讓來電影院觀影變得更加差異化和必要。”
萬達電影的嘗試已取得積極成效。2024年,萬達電影與二次元游戲《原神》推出聯名活動,最終拉動超6000萬元GMV(商品交易總額),并帶動了千萬級票房轉化。據悉,該活動有40%的參與者為25歲以下年輕用戶,大量二次元愛好者轉化為影院觀眾。
7月影市有望升溫
從6月初延續到8月底的暑期檔,不僅是全年最長檔期,也是每年除春節檔外最重要的檔期。2023年暑期檔票房206.3億元,占全年票房的比例高達37.5%。2024年暑期檔票房雖然整體下滑,但仍占全年票房的近三分之一。
相較往年,今年暑期檔市場熱度來得“有點晚”。今年6月份單月票房僅有19億元,低于過去兩年。但隨著片方、影院上述積極舉措的落地以及內容供應的增強,7月、8月電影市場或將迎來升溫。
“從目前的影片陣容來看,7月份有許多重磅影片已經定檔,預計7月份電影市場會有比較明顯的起色。能不能把觀眾吸引到電影院里,需要有好的內容供應,并營造良好的觀影氛圍。”朱玉卿表示。
A股多家影視院線公司將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今年暑期檔。如萬達電影不僅是發行放映方,也是重要的內容投資方。今年的暑期檔,萬達電影將深度參與其中。由公司出品或聯合出品的《惡意》《聊齋:蘭若寺》《長安的荔枝》《有朵云像你》等影片,都將于暑期和觀眾見面。
“總體而言,我們看好今年的暑期檔陣容,也期待能取得佳績,給觀眾們帶來一整個夏天的光影享受。不論是優質內容還是院線的精細化、多元化服務,都是行業上下游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希望能和行業一起,讓電影市場的熱度持續攀升。”萬達電影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海電影旗下上影元將重點推進《中國奇譚2》《浪浪山小妖怪》等優質國產原創IP的商業化落地。其中,由上影元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等打造的喜劇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也將于暑期與觀眾見面。
“上海電影作為重要的市場參與者,將積極擁抱變化,通過內容布局、技術升級、場景創新和IP運營等多維度發力,迎接暑期檔的挑戰與機遇。”上海電影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