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銀行重啟IPO!中小銀行“補血”釋放強烈信號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李若菡2025-07-02 22:06

沉寂多年,內地銀行股IPO再現新動向!

近日,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更新兩條IPO動態,東莞銀行和南海農商行更新提交了相關財務資料,目前IPO審核狀態已更新為“已受理”。《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深交所和上交所合計仍有6家銀行排隊等待IPO。其中,東莞銀行等4家為“已受理”狀態,湖州銀行為“已問詢”,廣東順德農商行IPO審核狀態為“中止”。

受訪專家指出,近年來銀行IPO遇冷,主要與資本市場政策調整及近兩年A股市場震蕩有關。此次兩家銀行重啟IPO意在補充資本,國內銀行體系需要通過補充資本金以擴大支持實體經濟能力、降低金融風險。

拓寬資本補充渠道

招股書中顯示,東莞銀行本次計劃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不超過該行發行后總股本的25%(含25%),即7.81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31.22億股。南海農商行擬采取全部發行新股的方式,該行股東不公開發售其所持股份,擬發行不超過13.15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52.60億股。

此前,上述兩家銀行均因IPO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被中止審核,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后恢復受理。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針對此次重啟IPO的決定,兩家銀行均在近日更新的招股書中提到資本補充的需求。

關于上市目的,南海農商行解釋稱,預計未來對資本的需求將日益增加。為確保未來的資本充足水平持續滿足戰略發展需要和監管要求,該行應建立持續有效的資本補充機制,在利潤積累的同時,有必要采取措施做好外源性資本補充工作,維持穩健的資本充足水平,以持續滿足監管要求。

東莞銀行也表示,本次發行所得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以提高該行資本充足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并稱通過首發上市,能夠進一步拓展多種融資渠道,提高該行資本質量和資本充足率水平,既有利于滿足業務發展需求,也有助于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此前一段時間,國有大行密集補充了資本金,底層邏輯是國內銀行體系需要通過補充資本金來擴大支持實體經濟能力,并降低金融風險。繼大行之后,地方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同樣存在補充資本金的需求。”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陳欣直言。

陳欣指出,補充資本金有不同的形式,對于已經上市的銀行可以采取定增等方式,對于尚未上市但資質較好的部分銀行,證監會也會開閘允許其通過上市的方式來補充資本金。“銀行當然是期待上市的,但上市對于銀行業績存在要求,證監會也需要優中選優以防股市震蕩,港股上市對業績要求則相對較低”。

6家銀行排隊候場

回顧近幾年來銀行IPO進程,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登陸深交所后,A股市場便無新增上市銀行;港股市場上,今年1月宜賓銀行掛牌上市,結束了內地銀行IPO長達三年的“空窗期”。梳理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告信息,目前仍有多家銀行排隊等候IPO。

除了前述兩家重啟審核的銀行外,深交所主板還有廣東順德農商行處于“中止”狀態。此前申請IPO的廣州銀行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則因主動撤回處于“終止”狀態。上交所主板,湖北銀行和江蘇昆山農商行均處于“已受理”狀態,湖州銀行更進一步,處于“已問詢”狀態。

此外,今年5月,新疆銀行發布了上市財務顧問服務項目招標公告,正式啟動上市籌備。此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金融辦發布《關于對2025年度自治區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宣告新疆銀行獲批成為自治區重點上市后備金融機構。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近年來銀行IPO遇冷,一方面與資本市場政策調整有關。在建設科技強國的背景下,上市資源更多用于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另一方面,與近兩年A股市場震蕩有關。銀行股體量較大,需考慮其上市對資本市場穩定性的影響。

董希淼指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拓寬銀行資本金補充渠道”。現階段,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嗷嗷待“補”,應支持中小銀行加快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拓寬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創新資本工具,提高中小銀行資本補充能力,有效開展補充資本特別是核心一級資本。

“建議拓寬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資本的范圍,延長使用期限;特別國債按照‘一行一策’原則,向重點城商行、農商行傾斜,提升非風險類地方法人機構資本實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適當優化股東資質條件,簡化審批流程,支持中小銀行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定向增發或增資擴股。同時,還要適度放寬準入條件,支持中小銀行發行優先股、永續債、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加大力度支持更多優質中小銀行優先上市,推動中小銀行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董希淼建議道。

在陳欣看來,地方銀行通過上市和定增等方式補充資本金正在慢慢開閘。

“對于中小銀行而言,首先面臨的挑戰是近年來不斷壓縮的息差,其次是相較大行并無規模優勢。”陳欣指出,“國內銀行眾多、業務競爭激烈,目前大行也能夠下沉到各個城市,進一步增加了中小銀行的息差壓力。此外,對于中小銀行而言,規模小意味著管理、設施及合規等成本難以有效分攤,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而且能否突破規模帶來的資質門檻,對中小銀行未來發展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百合片在线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