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A股整體回落,周期股護盤,滬指微跌;科技股回調,創業板指跌逾1%。市場交易量進一步萎縮,虧錢效應明顯,近3300只個股收跌。
受訪人士表示,科技股近期積累了一定獲利盤,當前的調整屬于正常走勢。預計未來兩天內有望迎來企穩反彈。當下建議投資者采取均衡配置策略,既要配置進攻性的成長股,也要布局防御性的價值股。從長期來看,若出現以下情形,可考慮逐步加倉科技股:一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新質生產力”相關配套政策;二是美聯儲釋放降息信號;三是頭部科技企業公布超預期的中報。
A股量價齊跌
今日,A股整體回調,量價齊跌,板塊分化明顯。在鋼鐵等周期股護盤下,滬指微跌0.09%報3454.79點;而在電子、通信、軍工等科技股領跌下,創業板指跌幅超過1%。其他指數來看,滬深300、上證50微漲,科創50、北證50跌幅均超過1%。
交易量能上,今日市場日成交額繼續下滑至1.41億元。個股跌多漲少,共計1945只個股收漲,漲停股63只;3284只個股收跌,跌停股9只。
板塊分化明顯,今日鋼鐵、煤炭、建筑材料等周期板塊領漲護盤。其中,重慶鋼鐵、柳鋼股份、首鋼股份等多只鋼鐵個股漲停,再升科技、凱盛新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福建水泥等也紛紛漲停。農林牧漁板塊微漲,但獐子島、開創國際、好當家等7只相關個股漲停,其中,國聯水產20cm漲停。
今日科技股領跌,電子、通信、國防軍工板塊均跌近2%,計算機也收跌1.64%,美容護理、醫藥生物、紡織服飾、傳媒、汽車板塊均收跌。但仍有6只醫藥生物個股漲停,分別為海王生物、美諾華、誠意藥業、昂立康、塞力醫療、東方海洋漲停。
尚藝投資總經理王崢分析稱,當前處于流動性邊際收緊與風格切換時節,今日成交額顯著縮量,顯示增量資金入場放緩。6月末銀行半年度考核導致流動性階段性收緊,高估值成長板塊承壓。盡管7月初資金面緩和,但市場信心修復滯后,疊加7月政府債加速發行預期,部分資金從高波動科技股轉向防御性板塊,如周期板塊中的銀行、煤炭因低估值和高股息屬性成為避險選擇。
對于科技與高股息資產走勢分化原因,格上基金研究員焦冰表示,特朗普計劃公布全球關稅計劃的預期升溫,同時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臨近,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顯著加劇。科技板塊作為高估值且對流動性較為敏感的領域,首當其沖受到壓制。另外,業績驗證期臨近,市場對部分科技股細分領域的估值驗證存疑。相比之下,高股息資產的避險屬性凸顯,銀行、煤炭板塊的股息率較高,成為資金避風港。
焦冰建議,投資者可以適當配置一些高股息率的防御性資產,以提供安全邊際。同時,保留部分現金倉位,以便在科技股回調時分批布局。
水產養殖概念漲逾4%,低碳冶金、HIT電池概念均漲近4%,鈣鈦礦電池、有機硅、可燃冰、代糖概念、煤化工等板塊也表現不錯。
但PCB、EDR概念、噪聲防治、富士康、Chiplet概念、華為歐拉、重組蛋白概念跌幅均超過2%。
王崢分析,今日創業板領跌,科技成長板塊普跌,但周期板塊護盤,其本質是短期漲幅透支后的資金再平衡。近期A股連續上漲,滬指等指數在短期內快速攀升后,技術面上存在一定的調整需求,市場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同時,7月初處于年中經濟數據披露前夕(如PMI、GDP),以及7月底政治局會議的政策空窗期,市場對經濟復蘇力度存疑,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從而引發了今日的回調。
“今日A股市場的回調與板塊分化,既有技術性調整的壓力,也反映了政策環境與資金偏好的結構性變化。”焦冰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前期市場快速上漲積累了大量獲利盤,交易量能萎縮顯示資金入場意愿減弱,技術性回調需求凸顯。當前處于年中政策觀察窗口,市場對新一輪刺激政策的預期尚未明確。此前推動市場上漲的設備更新、AI和專項行動等政策邊際效應減弱,而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政策定調尚未釋放,這導致資金風險偏好下降。
7月如何投資布局
中睿合銀研究總監楊子宜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當前宏觀層面尚未出現顯著變化。近期美元指數持續走弱,推動流動性向金屬及其它新興市場流入,但整體進程較為緩慢。因此,A股市場向上突破的空間暫且有限。同時,市場下方存在較強的托底資金干預,預計A股短期波動率難以顯著放大。
“近期A股在政策托底與經濟復蘇的共振下震蕩上行,但量能收縮與內外資分歧制約市場的突破力度,表明當前結構性機會與短期波動并存。”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分析稱,預計A股短期有望挑戰去年的3509點高點,但繼續向上面臨較大壓力,3500點附近大概率會展開調整。他建議投資者關注三個方向:
一是政策驅動主線。如海洋經濟受益于頂層設計,短期熱度有望延續;券商板塊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估值修復空間顯著。
二是景氣方向。如創新藥方向,政策支持與機構資金回流的雙重作用下,出海能力強的藥企值得關注 ;算力與半導體方向,國內AI 大模型升級推動算力需求,國產EDA、存儲芯片、數據中心等算力產業鏈回調后性價比凸顯;機器人板塊,7月份將成為機器人行業從技術驗證向規模化落地的關鍵轉折點,整個板塊已調整4個月,目前是科技成長方向性價比最高的板塊。
三是防御性高股息方向,如銀行、電力等。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隋東表示,隨著7月中報預告的臨近,業績預期向好的公司有望獲得更多資金青睞。從長期來看,超跌板塊存在反彈潛力。布局方向上,高景氣度的算力領域業績預期較強,投資者可以關注其波動中的低吸機會。券商等非銀金融板塊屬于拉動指數的重要力量,目前位置相對較低,調整之后值得關注。此外,主題投資機會方面,可以關注軍工、固態電池等領域。
“當前市場處于‘政策等待期+業績驗證期’的雙重震蕩階段,7月中下旬或是關鍵轉折點。鑒于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采取均衡配置策略,既要配置進攻性的成長股,也要布局防御性的價值股。”王崢建議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科技、紅利等板塊。科技板塊在中期有望受益于產業趨勢和政策支持,特別緊盯7月底政治局會議對“新質生產力”的政策定調,耐心等待科技股業績分化后的布局機會,重點關注訂單飽滿、估值合理的硬科技龍頭;紅利板塊則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的特點,能夠在市場波動中提供一定的防御性,是較為穩健的選擇。
此外,王崢還提醒投資者,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數據、政策變化以及國際局勢等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及時調整投資組合。
談及科技股,焦冰表示,參考2023年10月和2024年8月的兩次科技股調整,平均回調幅度為15%至20%,持續時間約2至3周。當前,科技先鋒指數較6月30日高點已回調3.4%,若按歷史規律,調整可能延續至7月中旬。若出現以下情形可逐步加倉:一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新質生產力”的配套政策;二是美聯儲釋放降息信號;三是頭部科技企業公布超預期的中報。
“科技股近期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目前的調整屬于正常走勢。未來兩天內有望迎來企穩反彈。”隋東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上證指數目前已運行到近幾個月的高點位置,面臨較大的獲利盤和套牢盤拋壓,而當前市場增量資金有限,因此指數在當前位置反復震蕩。此外,美國和其他各國的貿易談判到了階段性窗口期,部分資金有避險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今日市場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