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關稅博弈持續升級,特朗普公開表達對兩國貿易現狀的不滿,日本政府則正考慮下調關稅壓力下的經濟增長預期。
當地時間6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指責日本雖面臨嚴重大米短缺,卻不愿進口美國大米,直言部分國家“對美國的態度變得驕橫”。
他同時表示將給日本政府“寫信”,通過關稅手段,迫使日本在貿易談判中讓步。
目前,日本政府正急于尋求豁免汽車制造商25%的行業特定關稅,該政策正嚴重沖擊日本制造業。
持續博弈
今年以來,日本國內大米價格持續攀升并連創新高。部分原因是2023年極端天氣導致稻米歉收,直接引發去年至今年的供應短缺。數據顯示,5月中旬日本超市5公斤裝大米售價一度飆升至4285日元(約合人民幣216元),較去年同期翻倍,刷新有統計以來的歷史峰值。
自3月起,日本政府幾乎釋放了全部緊急稻米庫存以期平抑價格,但收效甚微。
盡管國內大米市場正遭遇嚴峻危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與農業大臣小泉進次郎都拒絕對特朗普的帖子發表直接評論。
林芳正在7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我們不會考慮做任何會犧牲農業部門的事情。”
小泉進次郎則在另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農林水產省將持續與各部委協同施策,以實現日本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在就美日大米貿易發出抱怨前,特朗普還在6月29日發表言論稱,日本在汽車貿易中采取“不公平”做法。他批評日本從美國進口的汽車數量太少,“他們不會購買我們的汽車,而我們卻將他們的數百萬輛汽車帶到美國,這不公平”。
特朗普還提出,為遏制對美貿易順差,日本可從美國采購大量石油及其他商品。
日本首席關稅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對此表示,若特朗普繼續對從日本進口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將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損害。他強調日方將在持續與美國磋商以達成貿易協議的同時,堅決捍衛本國核心國家利益。
目前,赤澤亮正已同美國舉行了第七輪關稅部長級會談,但仍缺乏實質性進展。
此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特朗普于6月中旬在加拿大七國集團峰會(G7)期間舉行會談時也未能達成突破性貿易協議。
前景低迷
日本經濟產業省(下稱“經產省”)6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5月工業產出環比增長0.5%,顯著低于市場預期的3.5%中位數。經產省一份面向制造商的調查顯示,制造商們預計經季節調整后的產出6月將微增0.3%,7月則可能下降0.7%。
具體來看,5月機動車產量環比增長2.5%,出貨量激增10.5%。經產省官員指出,部分制造商因關稅壓力提前安排出貨。該官員表示,有必要密切關注制造商生產規劃情緒持續惡化的趨勢,提及關稅對生產或出貨構成影響的企業數量較4月已有小幅增加。
3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由于美國關稅預計將打擊全球需求,日本政府將考慮下調截至2026年3月的當前財年經濟增長預期。目前1.2%的經濟增長預期可能會被下調至1%以下。消息人士稱,考慮到美國關稅的進展,日本政府將在7月底左右敲定預測。
此外,在5月1日發布的最新季度預測中,日本央行將2025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1.1%下調至0.5%,也直接反映出美國關稅政策的預期沖擊。
大和證券經濟學家鈴木優太郎表示:“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出口可能持續低迷,生產指數預計將繼續走弱。”
美國關稅同時也讓日本央行的政策陷入兩難,該行正試圖提高仍處于低位的利率,同時縮減已膨脹至接近日本經濟規模的資產負債表。
穆迪分析日本及前沿市場經濟主管斯特凡?安格里克(Stefan Angrick)指出:“疲軟的經濟數據短期內將使央行維持觀望態度。除非美日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否則日本制造業將持續低迷,且難以獲得明確的增長支撐。”
除了對日本施壓,特朗普政府已明確表態,將于7月9日前向多個國家發送信件,通知其關稅稅率上調安排。根據計劃,關稅稅率將從當前10%的臨時稅率水平,恢復至4月2日宣布的此前暫緩實施的11%至50%區間。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預計在7月9日關稅調整截止日前會出現“密集的”協議簽署,并強調會繼續向貿易伙伴施壓。“部分國家正充滿誠意地推進談判,但必須明確,若因固執己見導致談判破裂,美國可能恢復4月2日設定的稅率標準。當然,我們希望事態不會發展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