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近段時間以來,“入境游”成為熱搜詞,多個城市都在爭奪“入境流量”。
而在深圳,有這么一組數據引起關注。截至5月19日,深圳邊檢總站今年查驗出入境人員突破1億人次。隨著240小時過境免簽、單方面免簽等一系列便利外國人來華措施優化升級,外籍人員經深圳入境量同比激增。當“入境旅游”成為各個城市爭奪的新“名片”,深圳該如何更好地接住這一波“流量”?
此前,敦煌網、淘寶等電商平臺沖上多國蘋果應用商店的前幾名,“反向代購”也開始成為熱潮,而“深圳制造”恰好能滿足全球消費者這一海淘需求。在深圳羅湖區的水貝黃金珠寶市場和福田區的華強北商圈,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喜歡在此“淘寶”。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印度和中東客人來這邊拿貨,鉆石類商品是他們的最愛?!彼愐患掖笮椭閷毜甑呢撠熑藢τ浾弑硎荆坝纱丝磥恚慄S金珠寶已經走向世界?!?/p>
在華強北商圈,記者看到不少外國人“紅馬甲”,專門為外國游客提供引導和翻譯服務,各種新潮電子產品成為外國游客的最愛。在一個AI眼鏡柜臺前,一位外國游客驚訝于如此低的價格就能買到功能類似的產品,更表示會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曬一曬”在深圳購物的收獲。
“據我的觀察,無人機和AI眼鏡最受外國游客的歡迎。”賽格廣場一家電子產品店鋪負責人表示,“華強北已經成為深圳外國人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比如前陣子的廣交會期間,華強北就多了不少外國游客。”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劉雪菲表示,“深圳制造”尤其在科技消費領域具有非常鮮明的優勢,不僅是中國電子產品創新的前沿陣地,這幾年也出現不少新消費品牌,吸引了很多外國游客專門來“淘科技”。其中,智能手機、無人機、智能手表這些“黑科技”產品尤其受歡迎,不僅價格比國外更有優勢,而且科技感強,實用性高,關鍵還能“帶回家”。說到底,它們就是一種“可帶走的中國體驗”,也是最直觀、最有傳播力的消費名片。
記者發現,深圳的商圈也開始順勢而變。深圳福田區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品牌宣傳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外籍游客的住店占比可以達到50%,其中來自中東的客人越來越多,即將針對這部分游客推出優惠活動。而在深圳多個大型購物中心,除了針對港澳游客推出的活動,越來越多的商場開始關注到外籍游客的需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240小時過境免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推動入境游持續升溫。攜程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入境游目的地城市前十為上海、北京、廣州、成都、重慶、深圳、杭州、昆明、青島、西安。
劉雪菲表示,從國家層面看,不斷優化簽證政策、提升入境便利度,釋放出推動高質量旅游開放的強烈信號。深圳作為一個毗鄰香港、擁有多個口岸的樞紐城市,本身就具備天然的區位優勢,疊加政策紅利的加持,正好抓住這個機會向“消費目的地”轉型升級,特別是在入境游客消費體驗的提升上發力。入境游不僅僅是拼游客數量,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整體形象、服務細節和消費創新力的全面展示。深圳應打造科技體驗地標,完善多語種導覽系統。與此同時,推動品牌與海外平臺聯動營銷,提升支付便利和退稅服務,全面提升外國游客的消費滿意度和城市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