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武漢東湖高新區舉辦2025年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啟動新聞發布會。證券時報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即日起至7月15日,大賽接受全球創業項目報名,向全球創客發出“光谷之約”。
本次大賽以“聚光谷,創未來”為主題,共設置80個獎勵名額,總獎金額度達1250萬元,總獎金額度加碼,獎金設置也更加多元。
本次大賽設立一等獎4名,獎金100萬元;二等獎6名,獎金50萬元;三等獎10名,獎金25萬元;首次設立60個優秀獎,獎金5萬元。獲獎項目在東湖高新區落地后,獎金一次性撥付。
值得注意的是,大賽與3551光谷人才政策深度聯動。一等獎得主可直接認定為3551創業人才,5年內依據企業動態積分,最高可獲1000萬元持續無償資助。其他獲獎項目納入3551創業人才后備庫,提供孵化及政策輔導等服務,后續可通過“以投代評”“積分評價”等多元方式,優先支持認定為3551創業人才。
本次大賽不僅延續了以往的高規格與強影響力,更在參賽資格、參賽賽道等多個方面實現創新突破。
在參賽資格方面,大賽秉持開放包容原則。無論是2020年1月1日后成立科技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還是懷揣產業化價值項目、尚未成立公司但計劃扎根東湖高新區的項目團隊負責人,都有機會登上這個創新創業的舞臺。
在賽區布局上,大賽聚焦東湖高新區重點及未來產業方向,設立光電子信息、生命大健康、新材料與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四大產業賽區,產業賽道進行擴容升級,支持“多模態與跨模態技術”“互聯網智能技術”等前沿領域項目。此外,面向外地項目,設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歐美四大國際區域賽區,積極拓展國際版圖,打造國際創新舞臺,構建“4+4”全球項目匯聚網絡。
大賽構建“獎勵+落地+服務”全鏈條支持體系。在獎勵與落地方面,明確總決賽三等獎及以上項目需滿足注冊公司、持股比例、辦公場所、知識產權、實繳資本、人員配置等核心落地標準,并引入第三方專家實地考察,確保獎勵精準兌現,助力項目扎根光谷。
全周期服務上,參賽項目可獲“五個一”成長禮包。一次落地考察差旅補助,晉級復賽的外地項目,參賽人首次來光谷考察落地的差旅費用由賽事承擔;一支天使投資服務團隊,每場賽事邀金融投資機構負責人觀摩,聯動國企投資、合伙人基金等;一個創新資源對接平臺,為有技術、產業資源需求的項目,通過組織企業參訪、研討會議等對接光谷重點企業及創新平臺;一次免費創業培訓機會,總決賽獲獎項目直通東科創星“創業CEO特訓班”;一張綜合服務人才卡,三等獎及以上項目落地后,為負責人發放“光谷數字人才卡”,享受3551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提供教育、醫療等各類服務權益。
自2015年啟航,3551創業大賽已走過十年。十年間,3551創業大賽連續8次入選人社部“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計劃”,吸引全球5000余個項目參賽,招引近400個項目落地光谷,30位參賽項目負責人認定為3551創業人才,培育出4家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瞪羚企業,近5年有22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融資金額近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