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簽新政催生入境潮!智慧口岸建設按下“加速鍵”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康殷2025-05-21 12:16

隨著我國免簽政策持續擴容,智慧口岸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今年“五一”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同比增長72.7%,這一熱潮不僅激活了旅游經濟,也對口岸通關效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的“秒速通關”,到深圳灣口岸的“免出示證件”通道,智能化設備與多模態AI技術正重塑出入境體驗。

然而,數據安全、跨境協同及盈虧平衡等挑戰,也讓智慧口岸建設面臨全新考驗。在這場免簽入境潮中,企業以技術創新破局,推動口岸邁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來。

智能化升級

“最新的過境免簽政策,覆蓋24省份、60口岸、240小時、54國家,這無疑為智慧口岸的建設按下了加速鍵。”盛視科技(002990)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免簽政策的持續放寬,入境外國旅客數量激增,尤其是空港口岸,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門戶。

這一變化不僅考驗著口岸的通關能力,更促使智慧口岸建設成為提升國家形象、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

“過去,很多口岸設備老舊,信息技術普及程度落后,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關需求。但現在,隨著《關于智慧口岸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明確到2025年樞紐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的目標,我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政策紅利下,智慧口岸建設不再是可選題,而是必答題,倒逼口岸進行智能化升級,以應對免簽入境潮帶來的挑戰。

“我剛下飛機,走進機場的入境大廳,就感覺一切都很不錯。過關的時候很快就過去了,不像以前還得專門停下來等著檢查,效率真的提高很多。”一位剛體驗過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新通關系統的旅客感慨道。

新系統的應用,讓正常國際旅客通關時間壓縮到20秒以內,高風險行李識別準確率達98%以上,真正實現了“秒速通關”。

國聯證券指出,在智慧口岸領域,盛視科技深耕二十余年,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智慧口岸查驗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案例。

“我們正在參與智慧口岸標準產品的研發與探索,推出可復制的智慧口岸綜合及場景化的解決方案,讓智慧口岸產品、方案能夠標準化地推廣。”盛視科技負責人表示,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不僅能夠提升智慧口岸建設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夠促進不同口岸之間的互聯互通,形成協同效應。

重塑行業壁壘

5月14日舉行的第12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上,“免出示證件”通道吸引著觀眾目光。

“‘免出示證件’通道自2024年11月20日在深圳灣、拱北口岸試點啟用以來,截至今年4月30日,已有超1500萬人次出入境人員享受到新裝備帶來的快捷通關便利。該裝備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通過身份識別、旅客形態分析等多模態判斷,以‘刷臉’代替‘刷證’,真正實現旅客免出示證件通關,有效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改善了旅客通行體驗。”現場解說員介紹。

“免出示證件”通道的應用,正是近年來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口岸通關智能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智慧口岸的建設中,多模態AI技術的應用正成為提升通關效率的關鍵。“我們自主研發的前置自助機,引入了盛算大模型,專門針對口岸建立知識庫,通過一個邊檢數字人與外國旅客面對面對話,提供各類咨詢服務。”盛視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種多模態AI技術的應用,不僅讓旅客能夠更便捷地了解入境流程,還能夠通過圖文、語音、燈光等多維引導,提前自助完成部分入境手續,減少人工查驗臺的工作量。

“在生物識別技術方面,通過人臉與指紋的雙重信息采集,以及后續的人工查驗臺交叉核驗,盛視科技形成了‘初篩+復核’的雙重保障機制,確保生物特征數據真實可靠。”該負責人表示,目前該產品已成為全國口岸的標準配置,廣泛應用于出入境全流程場景。

“我們擁有超1000項口岸相關產品知識產權,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與產品歷經二十余載迭代升級。”盛視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別于業務多元的其他企業,公司始終將智慧口岸建設作為核心主業。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免簽協議的推進,對智慧口岸的跨境協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正在積極探索跨境協作技術儲備,利用智能感知識別技術實現對出入境人員、貨物及交通運輸工具的精準識別與信息采集;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跨境客流、物流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為跨境協作提供決策支持。”上述負責人表示。

在空港口岸,一套國際航班載運人員信息預報系統已經成熟應用多年,實現了旅客數據的互通。“這個系統讓入境口岸能夠提前獲取到航班上所有旅客的信息,實現預檢預錄。”該負責人解釋。

但在陸路口岸,并沒有相關的數據交互系統。盛視科技正積極協助客戶實現邊境陸路口岸上線針對外國邊民的快捷通關系統,提升跨境協作效率。

數據安全與盈虧平衡

智慧口岸市場的發展主要受三大因素驅動,國聯證券指出,一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帶動新增口岸建設所產生的增量市場;二是因現有口岸業務發展,需要進行場地擴建而帶來的增量市場;三是產品升級、產品更新、新型產品的出現,而進行改造所產生的存量市場。

盡管跨境協同是智慧口岸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其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中東、非洲等地區部分國家存在政權更迭、民族沖突等政治風險,給企業投資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盛視科技相關負責人坦言。此外,部分國家的市場和法治體系不夠完善,存在對外資過度規制與對內資過度保護的情況,增加了企業在當地開展業務的法律風險和合規成本。

“但挑戰往往與機遇并存。”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需求旺盛,公司正在通過技術儲備和項目經驗,尋求在跨境協同領域的突破。”

在智慧口岸建設中,數據安全是繞不開的話題。

“盡管生物識別技術已發展成熟,但在口岸這一高風險、強監管的特殊場景下,仍面臨安全挑戰。”盛視科技負責人表示,“我們推出了覆蓋人臉、指紋、虹膜、掌靜脈的全場景生物識別解決方案,從硬件層面優化成像精度,采用高動態捕捉與活體檢測技術;在算法端,運用深度學習模型對生物特征的紋理細節、生理動態進行多維分析,大幅提升識別準確率與防偽能力。”

同時,在AI大模型技術的應用上,盛視科技也高度重視數據安全。“我們圍繞口岸監管具體應用場景,開展精細化業務數據清洗工作,構建高質量訓練數據集,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與規范性。”該負責人介紹,“通過夯實數據根基、深化多模態融合、強化人機協同機制以及提升決策可解釋性等措施,我們確保了大模型在復雜口岸環境中的決策準確性和實時性。”

在智慧口岸的建設中,如何平衡投入與產出、實現盈虧平衡是各方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們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常年保持在10%以上,研發人員占比約50%。”盛視科技相關負責人坦言,“這雖然短期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盛視科技在多元化、可持續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方面,我們通過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充分利用技術基礎和優勢,推進公司產品和技術在更多場景的復用,如口岸外延領域,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等其他海關監管場景,智能交通,智慧港口等,且公司在國內外市場的上述應用場景都收獲了標桿項目,公司已經逐步步入了以智慧口岸為主線、業務多元化布局的發展軌道。”該負責人表示。

校對:李凌鋒

責任編輯: 梁秋燕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正在播放约酒店少妇高潮 |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日韩高清aⅴ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