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娟娟
杭州有著“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美譽。她正以多維發展生態持續釋放強勁“虹吸效應”,推動全球創新策源地能級持續突破。
2024年,杭州9家企業上榜《財富》世界500強;36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22年位居全國第一。
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巨頭從這里啟航,作為前沿科技企業代表的 “杭州六小龍”亦在這里快速崛起。杭州正以數字經濟為筆、創新生態為墨,加速從互聯網之都向全球創新策源地跨越,以產業韌性與資本磁力勾勒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范本。
1、產業結構持續升級: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創新高
產業結構的蝶變,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命題。據杭州市統計局數據,2023年杭州市GDP首次跨越2萬億元大關,2024年攀升至接近2.2萬億元,居全國城市第8位,占浙江省經濟總量比重超24%。
在產業結構的演變中,第三產業占比由2014年的55%左右穩步提升至2024年的73%,比浙江全省高出14個百分點以上。
2、“鳳凰行動”:上市企業數量大增
杭州資本版圖持續擴張。杭州上市公司數量占浙江全省比重超三成,數量位居全國第4,其中信息技術企業數量占比約23%。A股上市公司數量較2015年激增超1.5倍至231家。
超6萬億元上市公司總市值構筑起數字經濟的“杭州高地”,萬億級阿里巴巴以及千億級的網易、海康威視等公司市值合計貢獻六成左右。截至2024年末,杭州以超過240%的證券化率躍居全國萬億GDP城市前五。
資產證券化加速的背后,印證著“鳳凰行動”的戰略張力。今年是杭州“鳳凰行動”計劃收官之年,杭州新增上市公司百家左右,接近“新增120家以上”的目標,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穩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3、科技賦能:“三新”經濟占比四成
杭州聚焦新質生產力,錨定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為科技躍遷架起云梯。
全市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特征的“三新”經濟引領城市發展脈搏。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0%,超浙江省整體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
科技成果加速涌現。2024年全年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3.8萬件。截至2024年末,杭州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8.3萬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1.62萬家,連續3年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14。
4、創新推動:研發強度持續攀升
杭州企業創新動能強勁。2024年,全社會研發強度接近4%,高于浙江全省。杭州A股公司研發強度達2.78%,創2018年以來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A股公司研發強度首破7%。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公司過去5年研發強度穩超10%。
5、民營力量:占GDP比重超六成
杭州民營經濟正以資本驅動、研發賦能的雙重優勢,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書寫“民營力量”的時代答卷。
2024年,杭州市民營經濟規模占GDP比重為61.5%。民營上市公司數量由2014年末的70余家躍升至當前的230余家,增幅超過2倍;貢獻了杭州超八成的上市公司,市值貢獻度超過七成。
研發撐起科創“半壁江山”。2021至2024年,杭州市民營A股公司研發投入貢獻度穩超六成。營收方面,阿里巴巴、榮盛石化、網易營收超千億元。
6、后勁十足:打造“五大產業生態圈”
“五大產業生態圈”是杭州的主導產業,是杭州梯隊培育的后備力量,包括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能源。當前,杭州正加速構建“五大產業生態圈”,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五大產業生態圈”營業收入19025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智能物聯、高端裝備、綠色能源產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8%、0.4%和0.3%。
7、增長新范式:數字經濟領航
杭州以數字經濟為核心驅動力,打造引領全國的經濟增長新范式。2024年,杭州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6305億元,占GDP比重28.8%,占比較上一年提升0.5個百分點。
當前,杭州正以知識產權為支點,撬動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面躍升。杭州提出,力爭到2027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突破2.2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0%,數字經濟企業數量突破24萬家。
8、融資活躍:股權融資勢如虹
杭州持續優化創新生態,今年推出新一輪“8+4”經濟政策,市級財政資金從490億元增至502億元。
據融中研究報告,2024年,杭州私募股權基金共投資377筆、238.99億元,居全國城市第5位。據Wind數據,杭州A股公司募資超5800億元,占浙江三成左右;H股首發募資超2200億港元。A股募資額居全國第4位。
雙創板塊融資超1200億元,占杭州A股融資兩成以上,科創板募資占浙江全省五成以上。阿里巴巴在港股首發募資超千億港元,美股募資超2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