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爆買!債券ETF規模突破2600億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王軍2025-05-21 00:16

近年來,債券ETF持續受資金關注,目前總規模突破2600億元關口。

債券ETF規模持續走高,一方面與新發基金有關,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8只債券ETF合計募資近220億元;另一方面,存量債券ETF也持續獲得資金凈流入,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等多只債券ETF的年內基金份額增加明顯。

受訪人士表示,債券ETF規模的突破,既是市場環境與政策支持的結果,也是投資者需求變化的體現。隨著產品創新持續推進和機構配置需求提升,債券ETF有望在資產配置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成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

最新規模突破2600億元

近年來,投資者對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的需求上升,債券ETF作為債市指數化工具,成為投資者配置的重要選項。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債券ETF的規模已突破2600億元關口,達到2624.68億元。與2024年末的數據對比,今年以來,債券ETF的規模激增近884.95億元。

從增量資金來看,新發基金成為債券ETF市場重要“生力軍”。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8只債券ETF合計募資217.10億元。新基金成立后,產品管理規模繼續走高,截至5月19日,該8只債券ETF管理總規模已達440.82億元,相比發行規模實現翻倍增長。

存量債券ETF也持續獲得資金凈流入。記者梳理發現,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等多只債券ETF的年內基金份額增加明顯。

具體來看,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在2024年末的基金份額為3.24億份,截至5月19日的基金份額增至4億份,今年以來的基金份額增加了0.76億份。鵬揚基金旗下30年國債ETF在2024年末的基金份額為0.48億份,截至5月19日的基金份額增至1.45億份,今年以來的基金份額增加了0.97億份。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隋東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債券ETF規模的持續增長,或得益于債券市場行情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首先,2024年債券牛市行情延續,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疊加市場"資產荒"背景,投資者通過債券ETF便捷布局久期策略,有效把握利率債投資機會。其次,政策環境持續優化,《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豐富債券ETF供給,新"國九條"進一步優化ETF審批機制,為產品創新提供有力制度支持。

未來規模有望持續擴容

回顧債券ETF發展歷史,在2024年之前,債券ETF長期處于千億元規模以下,隨著債券市場行情持續走牛,債券ETF規模增長也進入快車道。2024年5月,債券ETF規模突破1000億元關口;同年11月,債券ETF規模又站上1500億元;2025年2月債券ETF規模突破2000億元。如今,債券ETF總規模突破2600億元。

相較于債券直接交易,債券ETF擁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恒生前海固收部總監李維康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首先,債券ETF流動性強,可在二級市場實時交易,解決了傳統債券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其次,通過投資一籃子債券,債券ETF有效分散了單一債券的信用風險。再者,債券ETF管理費和托管費普遍低于主動管理型基金。此外,債券ETF覆蓋利率債、信用債、可轉債等多元品種,可滿足不同投資需求。

債券ETF憑借流動性、成本、透明度等優勢,已成為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展望未來,李維康認為,在政策推動、市場需求等多重驅動下,債券ETF規模有望持續擴容?!半S著養老、社保資金的入市,債券ETF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低利率環境下,債券ETF的持有收益和交易屬性優勢凸顯,尤其在波動市場中,工具化配置需求也會有所上升。”李維康表示,隨著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外資對國內債券ETF的關注度提升。同時,交易所優化做市商制度、引入T+0機制等措施將增強市場活躍度,可能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行配置。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債券ETF為傳統債券市場提供了流動性需求,尤其在市場波動加劇時,參與市場的投資者可通過債券ETF快速調整倉位,因此債券ETF規模增長首先由不同投資者風險控制的需求推動。個人投資者對于債券市場的參與度也由于債券ETF的發行而得到提升,門檻有所降低,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推進了債券ETF規模的擴容。

賀金龍進一步指出,目前我國持續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如“債券通”南向通擴容、納入國際指數,外資配置人民幣債券的需求增長,債券ETF作為便捷的配置工具可能受益。此外,證監會等監管機構近年明確支持ETF產品多樣化,未來可能進一步簡化債券ETF審批流程。在理財凈值化轉型和低利率環境下,個人投資者通過投顧組合等間接配置債券ETF的需求增加,多重趨勢也預期了后期債券ETF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債市或面臨震蕩

2024年債市行情推動債券ETF規模不斷走高,今年以來,債券市場波動明顯加劇。

對于今年的債市行情,李維康認為,債市今年結構性波動較大,主要是利率債的波動較大,信用債波動幅度相對合理。信用債可以認為是跟隨無風險利率隨波逐流,很多個券在二季度已經修復到年初的水平,保持了較為穩健的走勢。利率債保持震蕩主要是如貿易戰等各類事件的催化造成了一些急漲急跌,事后均需要一定時間震蕩消化。

對于未來的債市行情,李維康表示,央行近期降息降準,同時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提到擇機重啟國債買賣,保持支持性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利好債市。此外,近期推出的各類政策,比如科創債、促消費結構性工具等,總體步調穩健,態勢良好,預計股債均有穩健表現。

賀金龍指出,當前債市震蕩既反映了宏觀經濟修復的復雜性和政策預期的博弈,也受到市場供需結構變化和外部環境擾動的影響。宏觀數據上,消費、制造業邊際性改善,但地產投資下行,出口受關稅等方面影響波動增加,市場對強預期和弱現實之間的拉扯反映在債市上。而穩增長的政策力度反復修正預期,政策節奏和落地預期變化引發市場波動。另外,資產荒現狀和配置力量的博弈也會對市場帶來擾動。

浙商銀行研究認為,2025開年以來年債券市場在政策調控與機構行為博弈中呈現復雜格局。短債受資金面擾動,即使政策利率錨定,但實際市場資金利率仍有波動,短債持有體驗不佳而長端利率債在供給與止盈壓力下波動加劇,同時信用債、地方債利差分化提供結構性機會。下一階段,在波動率提高的情況下高拋低吸的交易波段、精選利差品種、把握曲線變化可能是收益增厚的主要來源,同時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適度拉長久期、優化持倉結構也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

責編:萬健祎

校對:廖勝超

責任編輯: 楊國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A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