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慣性導航高新技術企業理工導航(688282)在北京總部舉辦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暨投資者開放日活動,董事長汪渤、副總經理兼董秘沈軍、財務總監李琳等出席會議,就公司經營業績、產品布局、技術進展等進行深入交流。
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理工導航抓住產業鏈其他配套廠商產能恢復的機會,全力推動產品訂單及市場占有率提升,全年營業收入約1.708億元,同比增長近7倍,經營活動凈現金流1758萬元,同比增長近4倍,在研多項軍品和民用業務取得突破;2025年1—4月,公司已公告的大額簽約訂單超2.41億元,疊加并表子公司宇訊電子今年訂單情況同樣良好,公司業績有望重回快車道。
理工導航董事長汪渤表示,2025年公司將繼續以提升產值為第一要務,堅持穩健合規運營,切實履行“2025年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以高質量發展和良好業績回報全體股東、提升公司投資價值。
受益行業新機遇
理工導航是我國慣性導航與制導控制龍頭企業之一,2022年在科創板上市,產品主要用于遠程制導彈藥等武器裝備,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軍品銷售。核心團隊深耕慣導領域三十余年,在團隊、技術、產品上具有優勢,在軍工行業整體修復下業績快速回升。
機構研報指出,隨著“十四五”進入攻堅階段,“十五五”計劃逐步明朗,軍工行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從產業角度看,相關企業前期受影響的延遲訂單,或將在2025“十四五”收官之年得到補償。
理工導航的訂單節奏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23年10月,公司曾公告收到單位A預計金額約1.12億元的訂貨通知,原計劃于2024年內完成交付,但受到產業鏈配套等因素影響,直至2025年1月才正式完成訂貨合同簽訂,合同金額增加至約1.75億元;2025年4月,單位A又簽訂了總金額約6526萬元的新合同,上述超2.41億元產品按合同約定均計劃在2025年完成交付。
理工導航表示,上述產品將按照合同約定進行交付,目前公司已定型四個主力慣導系統產品,均是相關配套裝備的唯一供應商;同時,公司配合其他總體單位研發的多個新產品進展順利,今年將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加速推動定型,公司業績預計也會隨之穩步提高。
此外,同樣受益于延遲訂單兌現和新增需求落地,理工導航并表子公司宇訊電子、海為科技的備產通知和在手訂單情況也較去年同期出現了較快增長。
有機構認為,軍工行業強勁的需求修復有望延續至2027年,其中精確制導武器的需求彈性更大、成長確定性更高,或將成為軍工板塊最強賽道。
多元布局抗風險
理工導航對上述市場預期持謹慎樂觀態度,汪渤表示,管理層對公司技術產品優勢及長期價值保持信心,軍工行業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公司在鞏固主營業務基本盤的同時,也在積極開拓航空領域、民用市場以及國際軍貿市場。
理工導航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51個在研新項目,研發投入超4729萬元,核心技術團隊實力顯著增強。航空領域是2024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多個項目進展順利,部分項目產品或已交付總體展開測試,或已得到小批量訂貨使用,或已完成定型并取得批量生產訂單;而在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等非軍領域,公司也都取得了首次訂單突破,未來還將擇機進一步擴大民用市場占比。
公司表示,自上市以來,理工導航股權結構穩定,公司治理持續完善。未來,公司將通過努力提高業績表現、繼續增強投資者互動交流等多種措施,切實履行上市公司的責任和義務,提高投資者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