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CEO換帥后,一場圍繞榮耀組織架構以及戰略方向調整的變革已持續百天。
5月13日,第一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獨家獲悉,榮耀在近期已完成對中國地區部關鍵崗位的人員部署,其中涉及38個中國區關鍵崗位主管,采用“重新競聘上崗”的方式。
這場被內部稱為“雄鷹計劃”的人員調整計劃面向榮耀的國內外全體員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競聘目前已經完成,其中45%的崗位負責人有所調整,90后占比達到24%。
此外,記者了解到,榮耀內部新增AI新產業部門,同時將AI相關研發工作設定為一級研發部門,而在兩個月前,榮耀曾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入超過100億美元建設AI終端生態。
中國區關鍵崗位重新“競聘”
今年1月,榮耀官宣換帥,由李健任榮耀CEO。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李健于2021年加入榮耀,曾任副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并長期擔任人力資源部總裁和榮耀管理團隊核心成員。
“核心管理隊伍穩定后,公司內部開始對中國區關鍵崗位進行重新部署,一方面中國區是榮耀實現全球布局的大本營,另一方面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需要更靈活的組織架構來應對?!鄙鲜鲋槿耸繉τ浾弑硎?,在上任的三個多月里,李健啟動“雄鷹計劃”,這一計劃主要面向中國地區部的關鍵崗位,進行人員調整。
“38個崗位更換了17個,里面既有榮耀的老將,也有很多年輕人,從競聘者的年齡層看,接近一半是90后,最小的27歲?!睒s耀的一名內部員工對記者表示,整個競聘過程內部進行了全程直播,不管是海外體系還是國內的社招生還是應屆生都可以參加,能者上、庸者下。
曾與李健在華為共事過的一名員工對記者表示,李健的行事風格比較強悍,采取“直播競聘上崗”是他的風格,應該是借此希望激發組織活力。
“李健的風格是實戰型,但接下來榮耀依然需要面臨市場回穩的壓力。”上述員工說。
根據Canalys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榮耀去年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為15%,位列第5名,對比2023年市場份額下滑1個百分點,年增長率為-3%。
新增多個產業部門
雖然榮耀官方并未對近期的人事調整作出過公開回應,但經歷過去年年底的股改,榮耀正迎來市場發展的關鍵期。
榮耀誕生于華為旗下,早期是主打高性價比的互聯網品牌,2020年11月17日,榮耀脫離華為開啟獨立發展之路。而在去年,榮耀至少完成了四輪融資,吸引了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金資本、中國國新控股、特發基金等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據天眼查顯示,多輪融資后,榮耀的股東已經增加至23家,股東類型包括地方國資、產業鏈供應商、第三方資本等。
榮耀的一名經銷商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是資本市場的盈利考核,另一方面是“老兄弟”華為的回歸以及其他安卓廠商的“進攻”,榮耀需要拿出更積極的應對策略來贏得市場。“不管是誰帶領團隊,接下來還是要看有什么樣的具體措施,帶領團隊殺出來?!?/p>
眼下市場的恢復對于榮耀而言最為迫切。
從今年一季度的表現來看,依靠Power和GT Pro等新產品對細分市場的進攻,榮耀的銷量正在反彈。BCI數據顯示,榮耀在W17單周銷量中重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前三,這是自2024年Q2后的首次。
“這幾款產品是把長板發揮出來了,比如Power的長續航電池都是自研的產品。過去是沒什么短板,但長板不突出。”上述經銷商對記者表示,后面面臨的市場困難不會減少,目前經過幾次渠道的溝通,大家的信心是回來了,但未來市場表現還要看產品本身“能不能打”。
從內部的研發資金流向來看,AI已經成為榮耀在產品方向上的重要考核基準。李健在今年3月對外宣布,榮耀將從智能手機制造商向全球AI終端生態公司全面轉型,并為此在未來五年投入超過100億美元建設AI終端生態。
這意味著,榮耀每年在AI上的投入將達到15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幾乎是近年來手機廠商公開表態中對于AI投入最大的一筆金額。
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除了資金投入外,榮耀目前內部新增了AI新產業部門,具體包括成立一級研發部門AI和軟件業務部,同時成立新商業模式拓展部和新產業孵化部。
據他透露,李健曾在內部大會中不止一次提到,榮耀必須向互聯網企業、AI企業、全球產業鏈開放,共同擁抱AI時代。
“將大筆的研發資金向AI傾斜算是管理層換帥后的一個最直接的表態?!睓C構分析師認為,未來終端的競爭將圍繞AI支持下的增強型產品和數據展開,手機廠商本身必須跳脫出硬件思維,重新尋求AI生態系統中的定位。尤其是在蘋果、三星和華為的激烈對抗中,能否靠AI戰略重塑打造出差異化的品牌形象,也將成為未來榮耀全球發展的關鍵點。
從銷售占比來看,榮耀海外銷量占比在去年年底突破50%,部分市場進入前五。據調研機構Canalys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Q1季度非洲市場中,榮耀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83%。
榮耀南太平洋地區總裁李靜在今年年初的一次采訪中曾對外透露,榮耀正在爭取更多的海外份額,包括400Lite在內的數字系列正在成為增長的關鍵。他認為,中國廠商在全球化的運作已經從“擴張”進化到“爭頂”階段,尤其是在亞太等核心戰略價值市場需要敢于與高端市場頭部玩家展開正面競爭。
不過,一個品牌的新生和崛起的時間窗口總是短暫,在經歷了一系列調整后,榮耀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向市場再次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