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水利:科創引領農供第一品牌,產品化開辟發展新藍海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5-05-09 12:05

近期,水利部在浙江麗水召開農村供水標準化建設和管護現場推進會,錢江水利(600283)旗下松陽縣農村供水運維中心成為縣域統管信息化示范點,向全國各省市參會領導及專家展示農飲水及城鄉供水一體化創新成果。

農村供水被視為鄉村振興中最具確定性的新賽道之一,但面臨水源類型復雜、點多面廣、地理氣候條件惡劣等環境制約,往往形成工程建設和設施維護成本高企、水費收入難以覆蓋成本等現實問題。錢江水利作為水務環保領域央企標桿,發揮農供領域“起步最早、鏈條最全、規模最大”的綜合優勢,構建“自研設備+智慧平臺+標準體系”農供服務標準化產品體系,在農村供水小、散、亂的市場亂象中開辟新賽道。

據悉,錢江水利已經逐步形成在農村供水細分領域的品牌優勢,從浙江省逐步向周邊省份拓展。目前公司已在福建、廣東、安徽、湖北實現項目落地。

自研核心裝備筑基

針對農村供水痛點難點,錢江水利以“產學研用”的創新生態,持續加大對農飲水運維核心設備的研發投入。目前,公司已經成功推出錢水牌超濾PTFE(聚四氟乙烯)膜凈水設備和精準加藥設備,并在公司運營的單村水站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后續產品向全國市場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資料顯示,錢水牌超濾PTFE膜凈水設備于2024年同時被列入水利部《農村供水水質保障實用技術(產品)清單(第一批)》和《202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指導目錄》。這套設備實現了“設備穩定、操作簡便、少人工干預、專業要求低”的極簡運維,該工藝也是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在浙江農村供水領域的首次應用。

從技術特點上看,該設備有效破解傳統工藝應對雨后高濁度的難題,原水濁度在1000NTU以內對系統產品基本無影響,出水濁度穩定控制在0.2NTU以內,優于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耐久性能突出,質保5年不斷絲,使用壽命10年以上;可以反復清洗并迅速恢復通量,同時可以干式保存,遇水可二次激活使用。同時,設備運維成本低至每噸0.07元,并能夠實現無人穩定運行,人員派出量減少90%。該設備目前已經在浙江三地117座單村水站實現規?;瘧?,日處理規模突破1萬立方米。

錢水牌精準加藥設備同樣進入《202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指導目錄》。公司創新性提出以末梢水(即用戶直接使用的水)余氯含量為核心的自動精準投加算法系統,基于原水流量、余氯、酸堿值、溫度等多種因素,并通過PLC控制器接收多參數儀表、流量計、液位、水泵運行狀態等參數,做到與水處理設備同步運行調節,從而使投入水中消毒劑的濃度基本保持不變,實現了消毒劑瞬時精準投加;同時安裝便利,單日耗電1kW·h節能效果顯著,可通過手機APP遠程監控。

基于自研關鍵設備,錢江水利對農村供水設施實施模塊化集成設計。在麗水松陽縣的供水設施改造中,設備占地面積較傳統工藝縮減60%至80%,實現了“無新增占地”的突破,有效化解農村供水與用地矛盾的難題。公司在此基礎上,開展“適用于山區海島復雜環境的單村水站凈水成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針對不同的用戶規模和電力供應情況設計多種模式,滿足從單村供水到家庭供水多個場景的需求。

目前,錢江水利已經在浙江金華建成農飲水技術實驗基地,正在開展陶瓷膜短流程設備等12項技術攻關,逐步打造集實驗、培訓、實訓、考核、推廣為一體的農村供水技術中心,持續豐富技術裝備的儲備,同時為行業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提供堅實平臺。

數智化重構農村供水智慧運維

農村供水講究“三分建,七分管”,高效、穩定的運行管理體系是單村水站可持續發揮效益的關鍵。錢江水利通過數字孿生及AI技術,構建了一套“全域物聯、數字中樞、精準服務”的智慧管理模式,以數字化精細化治理模式,提升農村供水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公司以數智水站為中樞,部署涵蓋“水源-水站-管網-用戶”的全鏈條監測系統,同時輔以BIM、無人巡檢等技術,依托全域物聯形成集智能調度、移動巡檢、應急搶修于一體的“端+云+鏈”智慧水務生態,達成“指尖治水”的現代化管護模式。同時將AI大模型與多年積累的模型庫、知識庫緊密融合,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管理,保障單村水站高效運行,持續發揮效益。

例如,在四預管理和安全保供方面,聚焦降雨、干旱、溫度關鍵指標,統籌監測水庫、山塘、溪溝堰壩、地下水四類水源,集成在線監測、遠傳控制、精準加藥等技術,使處置水質異常波動等突發事件的時間縮短至1小時。在運維管理方面,平臺實時監測預警并遠程處置60%的用戶問題,其余問題系統自動派發工單現場處置,實現農村供水“一小時服務圈”。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強大的數智化能力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公司率先突破了農飲水傳統的分散管理構架,因地制宜實現農村供水縣域統建統管。

公司通過多樣化組合實施委托運營、特許經營、股權合作等商業模式,成功實現對浙江省2500余座單村水站的規?;芾恚s占浙江省單村水站總數的30%。公司參與的廣東河源東源縣農村供水縣域統管項目,統管東源縣縣域內20座鎮級水廠及120座單村供水工程。通過“水務大管家”的創新型合作模式,將灌區管護、水庫物業化管理、河道治理、水利工程、二次供水等全縣涉水業務進行整合,實現統一專業化、規范化、智慧化的管理,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最大程度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監管、同服務,有力提升了東源縣農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標準化建設助推全國擴張

“一流的企業做標準”。標準是一種規范和準則,它可以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安全性和可靠性。錢江水利在農村供水標準化建設方面成果顯著,推動農村供水護城河越來越深。

資料顯示,錢江水利編制的《農村供水站一體化設備集成及安裝規范》《農村供水站運行維護標準》《農村供水管理漏損控制導則》等3項團體標準,提升了農飲水產品和運維管理的核心標準;《單村水站運行管理規范》等地方標準正式實施,為農村飲水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和管理依據;參編《農村供水工程數字化建設技術導則》即將在廣東省落地,該地方標準針對廣東省農村供水工程的立體感知體系、自動控制體系、數字孿生支撐體系、數字化管理系統、網絡安全系統等內容進行了全面性規范;參編《麗水市中心城區及周邊區域給排水一體化規劃》技術標準,為農村飲用水工程選址、凈水和消毒設備選型、工藝運行等給予專業技術指導,達成城鄉供水同標同質。

在運維管理方面,公司基于“全體系水務生產標準化建設”成果基礎,創新推出“五統一”管理模式,實現農村飲用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全流程標準化管理。編制農飲水標準化管理手冊、操作手冊、評價手冊,為農飲水運維提供規范模板。2024年,成功打造遂昌縣遠路口村供水站農飲水工程示范樣板,推動浙江省農村供水事業現代化進程。

通過標準化建設的深度推進,目前錢江水利已經具備成套輸出現代化管理體系、解決方案和專業設備及運維支持的能力。目前,公司已經實現農村供水在建設、投資、工藝、運營、數據、品牌六個維度的全面標準化,2024年以來,公司陸續中標廣東河源、福建莆田農村供水運維業務,在成為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農村供水運維企業的基礎上,實現全國化規模發展。(CIS)

責任編輯: 潘玉蓉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