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電腦破繭而出 5年磨礪告別Windows PC市場開啟“新故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倪雨晴2025-05-09 09:37

千呼萬喚始出來,歷經5年研發,鴻蒙電腦來到臺前。

5月8日,在鴻蒙電腦技術與生態溝通會上,鴻蒙操作系統首次在電腦端亮相,華為還預告了鴻蒙電腦將在5月19日發布。

多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華為內部其實一直在研發PC端的鴻蒙操作系統,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許可授權到期后,將無法繼續使用Windows。

這也意味著,一方面,未來華為筆記本等PC產品都將采用鴻蒙操作系統。從鴻蒙手機、鴻蒙平板到鴻蒙電腦,今年華為終端全面接入鴻蒙操作系統,鴻蒙矩陣站在了新起點。

另一方面,PC版鴻蒙操作系統的推出,還代表著國內軟件產業鏈繼續升級,將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為國產電腦生態帶來新機遇。

目前在全球PC操作系統市場上,Windows、macOS仍占據主要份額。根據Statcounter的數據,截至2025年2月,70.65%的PC安裝了Windows。蘋果的macOS排名第二,占據了約16%的市場份額。Linux的份額約為3.8%,而ChromeOS則占據了1.81%的市場份額。

在巨頭林立的市場上,困難不言而喻,但是華為沒有退路。隨著鴻蒙操作系統進軍PC市場,華為將如何打破現有產業格局,重塑操作系統生態?

圖片來源:記者 倪雨晴 攝

5年的破與立

2025年,電腦操作系統的牌桌上多了一名挑戰者。

這次進軍PC,是鴻蒙生態版圖的關鍵一環,或者說是鴻蒙終端生態的最后一塊拼圖。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從硬件到軟件,華為全鏈路的自主能力更進一步,而這也是華為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過去的五年中,鴻蒙電腦的研發陣容強大,布局了2700多項核心專利,匯聚一萬多名頂尖工程師,并聯合20多家研究所一同攻關。

記者了解到,2021年和2022年是鴻蒙電腦的原型機階段,當時搭建了桌面基礎功能,構建了操作系統底座能力,實現軟硬芯協同;2022年和2023年是工程機階段,其間推出生態開發框架、接入第三方核心組件、增加了智慧辦公創新;2023年到2025年進入商用機階段,持續優化操作系統,擴大生態部署規模,實現長時間穩定運行。

目前,鴻蒙電腦應用開發不斷加速,并且手機、平板等設備上的移動生態應用能夠迅速遷移到桌面端。

根據華為披露的數據,現在已有150多個專屬電腦生態應用加速適配、300多個融合生態應用已完成適配,預計年底將支持超過2000個融合生態應用。鴻蒙電腦應用已覆蓋通用辦公、設計創作、實用工具、金融理財、影音娛樂、教育學習、游戲等用戶核心使用場景。

其中,飛書、小紅書、B站、中望CAD、美圖秀秀、WPS等應用,已經適配鴻蒙電腦。比如,飛書僅用一周即完成了對鴻蒙電腦的基礎適配,實現了移動端和電腦端功能同步;中望CAD則通過多端協同,打造從設計到校審的全流程國產化解決方案。

同時,鴻蒙電腦已與惠普、佳能、聯想等頭部廠商合作,已支持1000多款外部設備連接,覆蓋鍵盤、鼠標、顯示器等20多種品類。

華為的底氣來自自身的“全棧實力”。與其他國產操作系統嘗試者不同,華為有自研內核、開發工具、云服務,以及百萬量級的用戶終端基礎。這種“軟硬協同”的整合能力,使得鴻蒙PC并非從零起步。

更重要的是,華為已成功在手機、IoT、車載設備等場景打造了分布式協同架構,若能借此在PC端實現多設備協同、跨屏流轉、原生國產體驗,將可能創造出區別于Windows、macOS的新一代融合操作體驗。

新征程和新挑戰

當然,操作系統不是孤立的代碼集合,而是復雜的生態系統:用戶習慣、開發工具、軟件兼容性,乃至產業培訓都圍繞它構建。生態建設挑戰重重,即使蘋果馳騁手機市場多年,Mac電腦仍存在應用不足的問題,一些游戲始終都沒有開發Mac版。

“手機端相對來說簡單一些,電腦復雜很多,”一位資深軟件開發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首先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操作系統,它有一套開發生態,包括開發套件、設計工具等,Windows生態中有一系列成熟的專業軟件。其次,操作方面,電腦上需要執行的功能更多,而且對硬件的調用也更多。”

微軟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數十年來形成了一個極度穩固、互相捆綁的生態鏈。鴻蒙電腦能否承載辦公場景,能否運行重量級軟件,能否支持主流游戲和硬件驅動?華為正在這些關鍵問題上拿出解決方案。

事實上,在Windows與macOS主導的全球電腦軟件生態下,國產軟件受技術架構壁壘與生態封閉限制,基礎薄弱、發展受限。鴻蒙操作系統從內核層實現技術突破,構建自主可控的生態基底,為國產軟件開發者提供“沃土”,比如“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技術,大幅降低應用開發適配成本。

同時,鴻蒙電腦通過開源開放的模式,吸引不同廠商、開發者、生態伙伴共同參與生態共建。相較于Windows復雜的適配難題,鴻蒙電腦以統一架構推動小紅書、B站等移動應用快速適配電腦端,實現“一應用、全場景”體驗,開拓應用新市場。

從國內市場看,不少廠商們此前已經在電腦操作系統上進行探索。

據賽迪顧問數據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操作系統市場增速加快,達到23.2%,市場規模達到191.1億元,預計到2025年,基礎軟件市場規模將突破250億元。操作系統市場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于服務器操作系統,一方面是行業信息化建設中新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則是AI服務器放量帶來的新市場需求。

就電腦操作系統而言,目前已有麒麟軟件(中國軟件子公司)、麒麟信安、統信軟件(誠邁科技參股)、中科方德等。不過,各家更多面向國內的信創市場,鴻蒙電腦則是面向大眾市場進行拓展。

從產業發展角度看,華為的嘗試對于國內操作系統生態具有牽引作用。多年來,國產系統在PC端始終徘徊在“可用不可廣用”的邊緣,缺乏旗艦級廠商的強力推動。

鴻蒙電腦的推出,將操作系統自主權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標志著中國IT產業進一步走向重構。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思思久久99精品久久中文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