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大全能源(688303)披露了2024年年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10億元。受光伏上下游供需關系影響,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業績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18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金儲備合計約135.2億元。
資料顯示,大全能源自成立以來始終緊緊圍繞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依托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結合低成本能源優勢以及地處硅產業基地集群優勢,一直專注于高純多晶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截至目前,公司擁有30.5萬噸高質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純多晶硅產能,是國內多晶硅行業主要的市場參與者之一。
據介紹,公司主要產品為高純多晶硅,主要應用于光伏行業,處于光伏產業鏈的上游環節。依托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專業化管理及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公司多晶硅產品各項質量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98%以上的產品已達到電子三級水平,位于行業前列。同時,半導體級多晶硅相較太陽能級多晶硅對純度要求更高,公司憑借在高純多晶硅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積極橫向拓展半導體級多晶硅項目,未來有望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地位,推進半導體多晶硅的國產化進程。
2021年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公司列入UFLPA實體清單,禁止美國公司未經美國政府批準與名單內的企業開展業務。
盡管如此,大全能源憑借在成本控制、資金儲備和技術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有效緩解了市場價格波動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負面影響并收窄了虧損規模。
數據顯示,報告期大全能源虧損的原因主要系,資產減值損失主要為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和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兩大項,若扣除上述近30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公司依然能夠保持一定盈利能力。對此,公司方面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國內多晶硅市場供需錯配加劇,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甚至跌破行業現金成本,行業整體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公司基于謹慎性原則在報告期內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并對老裝置產線等長期資產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對本報告期公司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此外,報告期,大全能源通過“技術+管理+數字化”多維協同,降本增效成果顯著。在行業價格持續下行的壓力下,公司依托工藝改進,推動單位生產成本實現同比下降7%。年內公司累計新增43項降本措施研發立項,推動公司硅耗與能耗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新增專利申請177項,累計獲授權專利429項。
而面對行業內卷的形勢,公司審慎的財務策略與充沛的現金流,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韌性。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貨幣資金50.1億元、定期存款81.1億元、銀行承兌匯票4.0億元,資金儲備合計約135.2億元。
對于目前行業現狀及未來的期待,大全能源在年報中表示,在行業低谷期,公司堅持“逆周期投入”,通過全球化客戶拓展與技術迭代,構筑差異化優勢,為行業復蘇期的價值釋放奠定堅實基礎。(秦聲)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