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楊霞
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揭曉,上市公司年度研發投入的規模和強度再創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尤為突出,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企業強勢領跑,成為創新投入的標桿。
截至4月29日,超500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其中4121家披露了研發投入數據,合計總額高達1.56萬億元,同比增長8.09%,增長規模超過千億元。
2024年,A股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的公司已接近250家,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達22家。從企業個體來看,近六成公司研發投入較上年實現增長,更有200余家公司研發投入增幅突破50%,展現出強勁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潛力。平均每家公司研發投入達到3.77億元,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與此同時,研發強度(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也創下歷史新高,增至3.08%,較上年提升了約0.7個百分點,彰顯出上市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度投入與堅定決心。
從不同板塊來看,主板的研發支出以1.29萬億元位居首位,同比增長8.4%。作為硬科技的代表,2024年科創板的研發投入達到1266億元,同比增長10.74%,增速位居各板塊首位。創業板和北交所的研發投入增速相對略低,分別為3.42%和1.56%。2024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排名前20的企業,有19家來自科創板。多家創新藥企、半導體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超過100%。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內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力,也是研發投入的增長主力。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合計3122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1.32%。
從研發投入居前的公司來看,2024年有22家研發投入超過百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投入表現尤為亮眼。龍頭企業比亞迪以542億元研發投入暫居A股公司首位,同比增幅超30%。其研發投入不僅遠超凈利潤,且持續高速增長,近三年復合增速超70%。
寧德時代同樣表現強勁,研發投入186.07億元,研發占比升至5.14%,擁有六大研發中心及超2萬研發人員,累計專利超4萬項。該公司以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構筑技術護城河,在電池技術研發等方面保持全球領先。
長城汽車與長安汽車的研發投入也超過百億元。其中,長城汽車2024年營收首次突破2000億元,研發投入持續三年超過百億元。長安汽車研發投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公司錨定智能化路線,在全球布局研發中心,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除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公司外,在研發投入超百億的公司中,也不乏眾多科技企業的身影,例如美的集團、京東方A、海康威視、海爾智家等。這些企業堪稱高研發投入的典范,其中多家公司已連續三年保持研發投入超百億元的規模。
其中,2024年,寒武紀-U的研發投入達到10.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91%。今年一季度,寒武紀迎來爆發式增長,其營業收入達到11.11億元,同比暴增4230%;歸母凈利潤達到3.55億元,同比扭虧。
上述這些企業的崛起,正標志著中國向“全球創新中心”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