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首席評論員 胡蓉
這段時間,深圳機器人產業動作連連、頻頻出圈。
4月26日,為期3天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接會(FAIR plus 2025)在深圳圓滿閉幕。這次盛會是深圳市舉辦的機器人產業規模最大、品類最多的成果展,全方位展示了深圳良好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有近3.5萬人次觀展,超過200位國外買家聚集。
另據《深圳商報》報道,深圳機器人產業生態要素正在加快集聚。深圳“機器人谷”在陽臺山和塘朗山之間逐步成型,這里集聚了眾多機器人產業鏈上市企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以及近10所高校和機構,成為引領深圳乃至全國甚至全球機器人重點產業集聚區之一。深圳“機器人谷”還引起《人民日報》的關注。
毋庸置疑,深圳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鏈配套以及活躍的創新氛圍已然成型。根據深圳先進院聯合深圳市機器人協會4月24日發布的《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2024年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擁有機器人相關專利企業近4000家。
除了展示機器人最新研發成果與技術創新,深圳更要向世界展示機器人已經能夠勝任的市場需求。這是因為,機器人跑得再快、空翻再漂亮、跳舞再瀟灑,還得有真實的應用場景。有了市場化,產業才能真正發展壯大。通過展示成功應用,將啟發相關應用的誕生、加速市場化進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機器狗”跋山涉水、應對自如的視頻,但對它到底能干啥“正事”可能尚存疑慮。據《深圳商報》報道,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已在前海電纜隧道內引入“機器狗”展開巡檢工作,從而改變了過去人工巡檢作業風險高、耗時長、有檢測盲區等問題。
好的示范將激發更多的應用聯想。當年大疆無人機的問世,僅被視為一款娛樂消費產品。但隨著其持續的產品迭代與技術突破,人們開始在影視、農業、測繪、安防等多個行業進行應用,最終無人機成為許多行業領域的得力助手,也推動大疆長期雄踞全球市場第一的寶座。
今年年初深圳提出,將整個城市當成創新的試驗場,以“應開盡開”為原則,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開放城市全域全時全場景。目前,從市政環衛、應急救援到醫療康養,很多機器人產品已經在相關領域大放異彩。本次機器人全產業鏈接會舉辦了23場供需對接會,面向幕墻清洗、園林綠化、消防救援等多個場景。
因此,在向世界展示機器人完善的產業鏈和全力做好應用供需對接的同時,深圳還應當努力成為全球機器人的“市場啟蒙地”。三個方向的共同發力,將推動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