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中環(002129)披露2024年年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4.19億元,同比減少5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18億元,同比減少387.42%。
TCL中環表示,2024年,隨著光伏產業鏈各制造環節產能結構性調整加速,各環節非理性競爭博弈,光伏產品價格急速下跌,行業進入周期底部。受光伏行業周期下行影響,疊加公司經營戰略、業務結構以及一些經營決策方面的問題,導致經營業績惡化。
影響公司報告期業績的主要因素有三點,一是2024年行業供需持續錯配,受產品價格下跌影響,TCL中環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塊自二季度初出現毛利虧損。二是新能源電池組件業務板塊相對競爭力不足,產品轉型慢于市場需求,終端市場及區域集中,產銷結構與規模不達預期;在行業周期底部進一步拖累經營業績。
三是子公司Maxeon的負向影響較大。2024年8月30日,TCL中環控股Maxeon。受全球光伏產品供需錯配及競爭加劇導致歐美市場價格持續下行影響,疊加Maxeon經營模式及供應鏈布局轉型調整慢于預期,報告期內,Maxeon業績大幅下跌。
分業務板塊看,在光伏材料業務板塊,2024年上半年,TCL中環以高開工策略參與市場競爭,導致庫存積累,給公司經營帶來減值壓力。自三季度起,公司積極調整產銷策略,帶頭踐行行業自律,理性參與市場競爭;第四季度,公司經營情況呈現環比改善趨勢。
報告期內,公司光伏材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6.49億元,同比減少61.98%。公司光伏硅片出貨約125.8GW,同比增長10.5%,硅片整體市占率18.9%,居于行業第一。至2024年末,公司硅片產能達190GW。
在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2024年,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58.11億元,同比減少37.57%。光伏組件出貨8.3GW。值得一提的是,產品方面,公司推動組件產品結構調整,提供多技術路線產品,擴充產品維度,形成全價值定位組件產品組合,滿足客戶需求。2025年,公司計劃進一步將組件產能升級為TOPCon組件、BC組件產能;并將持續完善產品序列,實現高效產品組合。
在全球化業務方面,TCL中環認為,光伏制造本土化與貿易逆全球化趨勢背景下,光伏行業在地化制造是實現公司新能源光伏材料全球領先戰略的必然選擇。
報告期內,公司已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全資子公司RELC、VisionIndustries達成合作,共同建立目前海外最大規模的晶體晶片工廠,加快推進公司全球本土化戰略進程。同時,TCL中環通過一攬子交易重組Maxeon,積極推動其資本架構、業務和運營情況改善。
記者注意到,TCL中環年報中多處提及全球化業務及子公司Maxeon的情況。據了解,Maxeon剝離美國以外的市場和制造業務,專注美國市場并調整為側重產品、技術、品牌和渠道的經營模式轉型,對其業務和運營重構具有重大影響,該轉型戰略能否實現存在不確定性。
TCL中環表示,公司將積極推動Maxeon改善化解經營風險,積極穩妥推進海外供應鏈和業務布局,并在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下管理并應對好海外業務面臨的政策風險。
談及發展展望,TCL中環表示,2025年,全球需求增速放緩,市場競爭格局仍將在底部波動中前行,行業玩家與產能面臨優勝弱汰。公司將在行業分化重構過程中,關注行業兼并重組的機會,補強公司電池組件業務短板,抓住全球化業務拓展的機會追趕超越。公司相信本輪光伏制造產業的優勝弱汰有助于行業長期格局優化和盈利修復,有信心在產業周期底部建立起公司的長遠競爭優勢。
一同披露的一季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61億元,同比減少38.58%,凈利潤-19.06億元,2024年同期凈利潤為-8.80億元。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TCL中環凈利潤環比改善47.9%,經營效果環比大幅優化。其中,光伏材料業務經營能力進一步改善,產品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環比大幅改善;光伏材料夯實領先地位,至報告期末,外銷市占率55%以上。
同時,2025年一季度,公司持續完善產品序列,改造TOPCon標準組件產線并籌建2GWBC組件產線,逐步形成全價值定位組件產品組合,滿足市場需求;加速營銷能力建設,訂單量明顯增加。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組件產能24GW,光伏組件出貨1.9GW,同比提升19%,產銷能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