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正在重構金融新生態 數據安全等問題呼喚治理模式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張淑賢2025-04-26 12:38

4月25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和上海金融業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中歐虹口數智金融會客廳啟動·2025CLF50春季會議”。此次會議聚焦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深度應用與治理轉型,共同探討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趨勢與路徑。與會人士認為,AI技術的深度融入,正在重構金融新生態,數據安全、算法倫理等問題迫切呼喚全新治理模式。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橫店集團管理學教席教授、中歐陸家嘴金融50人論壇(CLF50)聯席主席汪泓表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深度影響著金融行業的未來“走向”:從“板塊割裂”走向“場景融合”,AI打通數據壁壘,推動銀行、保險、投行等業務板塊協同滲透,構建全場景服務能力;從“產品導向”走向“用戶賦能”,技術提升金融服務的個性化與前瞻性,讓服務更貼近真實需求;從“機構主導”走向“生態共生”,平臺化趨勢增強協同創新,催生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

汪泓強調,AI帶來的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動態適配的新階段,“我們既要正視AI沖擊帶來的陣痛,如崗位轉型、監管滯后、倫理爭議等,更要積極擁抱變革,把握現代化變革中的機遇”。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原浦發銀行監事會主席孫建平表示,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以顛覆性力量重塑全球金融行業。從智能風控、量化投資到區塊鏈與生成式AI,技術的加速演進不斷拓寬“金融科技3.0”的邊界。

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銀保監局原一級巡視員張光平表示,科技金融走深走實,需要創新研發有效的科技度量體系。在張光平看來,科技度量是數據入表的估值底座,“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沒有度量就無法衡量這些變化,就無從知曉科技對國內產值、進出口貿易、外匯及產業的影響”。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指出,智能金融是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深度融合的產物,以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正推動金融行業實現從內部輔助到全面智能化的戰略轉型,培育新質生產力。在他看來,當前已經進入AI 2.0時代,大模型技術將人工智能從基于“小數據、單任務”范式的分析式AI,向基于“大數據、多任務”范式的生成式AI邁進,通用人工智能正加速走進現實。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兼金融科技專委會主任、原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馬弘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滲透金融行業,從外圍輔助工具逐步深入核心業務流程,特別是在資產創設和產品設計等環節展現出深遠影響。他歸納了AI在金融機構內部的四類典型應用場景:一是知識問答類助手,已實現近98%的效率提升;二是信貸輔助工具,正快速從“不可用”走向“可用”;三是深度語義與歸因分析,正處于初步試點階段;四是代碼生成和產品設計,成為突破焦點。他指出,“AI就像移動互聯網塑造了支付行業一樣,也必將重塑金融行業內的資產管理運行模式”,金融機構需從戰略高度審視技術變革,提前布局,應對潛在的系統性重構。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兼聘教授、上海市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馬穎認為,金融領域將形成“技術創新—制度適配—倫理提升”的動態平衡,AI不僅是工具,也將是理論突破的催化劑。金融經濟理論亦有從“均衡分析”向“演化分析”,制度學從“規則制定”轉向“生態設計”的需求,最終實現技術紅利與社會價值的共贏。

校對:劉星瑩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 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在线观看国产不卡秒播AV |